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

卢龙云明代〕《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六 洽水环襟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百道山泉出峡汪洋萦回

百道 bǎi dào
(1).犹百股。极言其多。 唐 沈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2).想尽一切办法。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一折:“小生又百道营求,千方省俭,遂至财帛如山,门庭如市。”  ——《漢語大詞典》
山泉 shān quán
(1).山中泉水。 唐 朱庆余 《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漢語大詞典》
出峡(出峡)
宋书刘秀之传义宣据荆州为逆秀之遣韦山松万人袭江陵出峡竺超民遣将席天生逆之山松一战即枭其首  ——《韵府拾遗 洽韵》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汪洋 wāng yáng
(1).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王逸 注:“瞻望大川,广无极也。”《元史·河渠志一》:“ 海子 ,一名 积水潭 ,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清 胡介 《吴梅村被征入都》诗之三:“一尊雨雪坐冥濛,人在汪洋千顷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一:“夏秋之交,河水正旺,河身一下宽到十多里,汪洋巨浸,无边无际。”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赴 fù《國語辭典》

赴 [ fù ]

  1. 前往、投向、奔向。如:「单刀赴会」、「共赴国难」。《文选·曹植·白马篇》:「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 告丧。《左传·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礼记·檀弓上》:「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同「讣 」。
  3. 游泳。《庄子·秋水》:「赴水则接腋持颐。」唐·成玄英·疏:「游泳则接腋持颐。」《水浒传·第三八回》:「张顺再跳下水里,赴将开去。」同「洑 」。
壑 hè《國語辭典》

壑 [ huò ]

  1. 谷、沟。如:「丘壑」、「沟壑」、「千山万壑」。唐·王维〈终南山〉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2. 坑洞。《孟子·滕文公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萦回(縈迴)yíng huí
盘旋往复。 汉 应玚 《驰射赋》:“尔乃縈回盘厉,按节和旋。”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繫舟接絶壁,杖策穷縈回。” 元 白朴 《摸鱼子·七夕用严柔济韵》词:“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縈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清 龙启瑞 《致冯展云书》:“然每念肫然见爱之诚,与殷然下问之意,未尝不縈回于中而不能自已也。”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有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两个月来,一直在我脑子里萦回着。”
同“ 縈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袁休明 《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巖石磊落。倾侧縈迴,下临峭壑。’”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鳬渚,穷岛屿之縈迴;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宋 赵以夫 《龙山会·九日》词:“群峰青可数。寒城小,一水縈迴如缕。” 闻一多 《香篆》诗:“辗转在眼帘前,萦回在鼻观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