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

顾贞观清代〕《台城路 梳妆台怀古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

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

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三阁传笺六宫润笔青莲应制

三阁(三閣)sān gé
(1). 魏 晋 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北史·牛弘传》:“ 魏文 代 汉 ,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 郑默 删定旧文。”《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
(2).指 南朝 陈后主 所建 临春 、 结绮 、 望仙 三阁。《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 至德 二年,乃於 光昭殿 前起 临春 、 结綺 、 望仙 三阁,高数十丈。” 唐 刘禹锡 《三阁词》之一:“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二:“綺罗胜事齐三阁,宾主谈锋敌两都。” 明 高启 《陈宫》:“春风三阁绣参差,狎客争陈璧月词。”  ——《漢語大詞典》
传笺(傳箋)chuán jiān
《诗经》的注解。《诗经》注有 汉 毛公 传与 郑玄 笺。 清 马瑞辰 有《毛诗传笺通释》。  ——《漢語大詞典》
六宫 liù gōng
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郑玄 注:“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因用以称后妃或其所居之地。《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 郑玄 注:“六宫谓后也。”《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詔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郑玄 注:“六宫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宫者。”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故 贾后 肆虐於六宫, 韩午 助乱於外内,其所由来者渐矣,岂特繫一妇人之恶乎?”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清 黄遵宪 《乌之珠歌》:“御牀不扫空垂帘,六宫共抱 苍梧 痛。”  ——《漢語大詞典》
润笔(潤筆)rùn bǐ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 李德林 立作詔书, 高熲 戏谓 译 曰:‘笔乾。’ 译 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唐 殷文圭 《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 张华 。”《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併送来。”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个 ( 個 ) gè/gě《國語辭典》
  1. 「個 」的異體字。
青莲(青蓮)qīng lián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漢語大詞典》
应制(應制)yìng zhì
(1).应诏,应皇帝之命。 唐 裴铏 《传奇·姚坤》:“后 坤 应制,挈 夭桃 入京,至 盘豆馆 。”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小人们闻皇上爷今日便殿开宴,召诸学士应制赋诗,小人们在此伺候供应。”
(2).特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亦以称其所作。 南朝 宋 谢庄 有《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 唐 上官仪 有《奉和过旧宅应制》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真宗 朝,岁岁赏花钓鱼,羣臣应制。”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近世应制,争献諛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海住先生》:“ 金海住 尚书中壬戌状元,值上书房, 质庄亲王 为其弟子,公善时文、应制诗,王善学之,卒以名世。”
(3).应付,制服。 吴组缃 《山洪》三一:“一个是关于新兵器的知识,专讲敌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应制防备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