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散去乃同吗哈沁,安知五戒六度如佛所云,皮肉骨髓尽舍以救人饥荒。
蒙古之教宿尚黄,宗喀巴以来三百馀年其流长。
昔顾实汗以此雄据卫藏摄群部,然亦不过假名敬佛要乃所以收众方。
强吞弱噬互攘窃,无不垂涎达赖喇嘛,貌为恭谨其实心弗良。
策妄阿喇布坦,创据伊犁有弗遑,然已计入西藏肆披猖。
逮噶尔丹策凌遂兴黄教名曰安众生,亦效西域建都纲。
白毡为室布为墙,后遂范金作瓦覆栋梁。金仙相好备严庄,六时梵呗声无央。
嗒本集赛供糇粮,西勒图者凡四床。膜拜台吉诸宰桑,其善在此其弊即为殃。
喇嘛达尔济及达瓦齐,相继篡立无不藉诸喇嘛之力以肆强。
逆贼阿睦尔撒纳亦结若辈为党以煽乱,其穷窜也,旋劫夺喇嘛马驼用致远去飏。
喇嘛散去乃同吗哈沁,安知五戒六度如佛所云,皮肉骨髓尽舍以救人饥荒。
是诚楞严所谓外道貌佛弟子为诪张。勿谓佛不慈汝俾汝遭丧亡,侧身西望爰作伊犁喇嘛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喇 lǎ《國語辭典》
喇 [ lǎ ]
- 参见「喇叭」、「喇嘛」等条。
喇 [ lā ]
状- 形容风、雨等的声音。如:「哗喇」、「呼喇喇」。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三出》:「风喇喇,阵旗飘。」
嘛 má/ma《國語辭典》
嘛 [ má ]
读音 助- 用作句末语助词。如:「干嘛」。
嘛 [ ma ]
语音 名- 参见「[[喇嘛]]」条。
- 表疑问语气。同「吗 」(一)。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动-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 解雇、解职。如:「遣散」。
-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形-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 闲逸。如:「闲散」、「散官」。
-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代-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吗 ( 嗎 ) má/mǎ/ma
吗 [ má ]
- ◎ 什么:干~?
- 〔~啡〕用鸦片制成的有机化合物。
- 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昨天布置的事办了~?
- 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这辆汽车~,早该报废了。
哈 hā/hǎ/hà《國語辭典》
哈 [ hā ]
动- 张口舒气。如:「哈气」、「哈欠」。《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
- 弯。如:「鞠躬哈腰」。
- 形容笑声。如:「哈哈大笑」。
- 表得意或满意。如:「哈!这下你惨了。」
- 姓。如明代有哈铭。
哈 [ kā ]
- 参见「哈喇 」条。
哈 [ hǎ ]
- 参见「哈巴 」条。
沁 qìn《國語辭典》
沁 [ qìn ]
动- 渗入、渗进。如:「沁骨」、「沁入心脾」。唐·孙欣〈奉试冷井诗〉:「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 汲水。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 河川名。源出于大陆地区山西省沁源县北,东南流至河南省武涉县折南注入黄河。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名-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 姓。如汉代有安成。
-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 加上。如:「安罪名」。
-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五戒 wǔ jiè
(1).五种戒令。《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誥,用之于会同;三曰禁,用诸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鄙。”
(2).亦作“ 五诫 ”。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絶酒不淫。”《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
(3).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行者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几箇诵经五戒,是佛力扶持后马践杀。”《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皇甫殿 ﹞当时呼住行者道:‘五戒,你莫待要赶这两箇人上去?’”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末扮五戒上云﹞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箇五戒便是。” ——《漢語大詞典》
(2).亦作“ 五诫 ”。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絶酒不淫。”《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
(3).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行者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几箇诵经五戒,是佛力扶持后马践杀。”《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皇甫殿 ﹞当时呼住行者道:‘五戒,你莫待要赶这两箇人上去?’”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末扮五戒上云﹞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箇五戒便是。” ——《漢語大詞典》
六度 liù dù
(1).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淮南子·时则训》:“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準者,所以準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权者,所以权万物也。”
(2).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于吾师之六度有合焉。”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于吾师之六度有合焉。”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佛 fó/fú/bì/bó《國語辭典》
佛 [ fó ]
名- 佛陀的簡稱。參見「佛陀 」條。《西遊記·第八回》:「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
- 參見「佛教 」條。
- 如佛一般的仁慈、和氣。如:「佛口蛇心」。
佛 [ fú ]
- 參見「仿佛 」條。
佛 [ bì ]
動- 輔佐。《詩經·周頌·敬之》:「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漢·鄭玄·箋:「佛,輔也。」通「弼」。
-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佛肸,明代有佛正。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名-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名-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 姓。如漢代有云敞。
-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皮肉 pí ròu
皮肤和肌肉;皮肤。《列子·汤问》:“ 黑卵 悍志絶众,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类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茅盾 《子夜》十四:“一个是圆脸儿,不长不短,水汪汪的一对眼睛,皮肉黑一点儿。” ——《漢語大詞典》
骨髓 gǔ suǐ
(1).骨腔内的膏状物质。《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韩非子·喻老》:“ 扁鹊 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杨朔 《大旗》:“捐税越发加重,压得他直不起腰,骨髓差不多都被压榨出来。”
(2).指内心深处。《史记·秦本纪》:“ 文公 夫人, 秦 女也,为 秦 三囚将请曰:‘ 繆公 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唐 张鷟 《游仙窟》:“所恨别易会难,去留乖隔,王事有限,不敢稽停;每一寻思,痛深骨髓。”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现在的文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
(3).比喻诗、文等的核心;精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虽復轻采毛髮,深极骨髓。” 宋 俞文豹 《吹剑录》:“诸贤长章大篇,累百十首,惟 刘改之 一首,道出其骨髓。”《朱子语类》卷一百:“ 康节 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其花草便是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辰翁 之评 杜 也,不识 杜 之大家数,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者;而点缀其尖新儁冷,单词隻字以为得 杜 骨髓:此所谓一知半解也。”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七:“ 钱南园 的书法了不起,只是很难学:要像 谢老师 这么临得了他的骨髓的怕没有第二个。” ——《漢語大詞典》
(2).指内心深处。《史记·秦本纪》:“ 文公 夫人, 秦 女也,为 秦 三囚将请曰:‘ 繆公 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唐 张鷟 《游仙窟》:“所恨别易会难,去留乖隔,王事有限,不敢稽停;每一寻思,痛深骨髓。”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现在的文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
(3).比喻诗、文等的核心;精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虽復轻采毛髮,深极骨髓。” 宋 俞文豹 《吹剑录》:“诸贤长章大篇,累百十首,惟 刘改之 一首,道出其骨髓。”《朱子语类》卷一百:“ 康节 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其花草便是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辰翁 之评 杜 也,不识 杜 之大家数,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者;而点缀其尖新儁冷,单词隻字以为得 杜 骨髓:此所谓一知半解也。”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七:“ 钱南园 的书法了不起,只是很难学:要像 谢老师 这么临得了他的骨髓的怕没有第二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