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
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相与陟危峰,奇观敦夙慕。
我心窃自喜,早行莫迟误。呼童不及膺,出门自发付。
茶铛手可提,炉碳裹以布。萦回江水清,品尝忘日暮。
岩壑态探讨,狂笑蛟龙怖。烟树碧沉沉,乱鸦飞远渡。
别去订后期,计日梅花吐。过我复寻欢,春风满园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旷达(曠達)kuàng dá
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 宋 叶适 《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沈灿若 ﹞是 嘉兴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高情 gāo qíng
(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 宋 梅尧臣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 苏 倩,高情想遁 林 。” 朱东润 校:“遁 林 ,诸本皆作‘遁’。 冒广生 校作‘道’。”按, 道林 , 支道林 , 晋 时高僧。 明 李东阳 《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 祖生 ,割席效 管寧 。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
(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3).敬词。深厚的情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漢語大詞典》
(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3).敬词。深厚的情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漢語大詞典》
知交 zhī jiāo
(1).知心朋友。《吕氏春秋·节丧》:“野人之无闻者,忍亲戚兄弟知交以求利。”《史记·汲郑列传》:“﹝ 郑庄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你道拜为兄长相结好,为朋友便躭饶,呵,咱两个做知交。” 端木蕻良 《火腿》:“两人在感慨唏嘘的共同愤慨下,便成了知交。”
(2).彼此投合,互相结交。《韩非子·解老》:“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程 讶曰:‘知交非一日,絶技胡不一闻?’” ——《漢語大詞典》
(2).彼此投合,互相结交。《韩非子·解老》:“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程 讶曰:‘知交非一日,絶技胡不一闻?’” ——《漢語大詞典》
托 tuō《國語辭典》
托 [ tuō ]
动- 用手掌承举。如:「托著茶盘」、「托腮」。《水浒传·第二回》:「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卓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
- 用手上下推举。如:「排球一次你可托几下?」
- 衬、垫。如:「下面托一层毛毯。」
- 陪衬。如:「衬托」、「烘云托月」、「红花虽好,也要有绿叶的烘托。」
- 寄托。如:「托儿所」。宋·辛弃疾〈瑞鹤仙·雁霜寒透幕〉词:「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通「托」。
- 借故推辞。如:「推托」、「假托」。通「托」。
- 依靠。如:「托福」。通「托」。
- 承受东西的座子。如:「枪托」、「花托」、「茶托儿」。《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与赵员外众人茶罢,收了盏托。」
- 量词。计算真空压力的单位。为英语torr的音译。一毫米水银柱的压力为一托。
- 姓。如清代有托津。
平素 píng sù
(1).平时;向来。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孟获书》:“承知消息,嘅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略其细故於平素,乃能辨其大利害於一朝。” 艾芜 《回家》:“平素专好替人打官司,能写一手好状子。”
(2).指往常的情事。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爷爷不信,可拘四邻地方来问,便知小人平素。”
(3).犹平常;平庸。《宋书·袁粲传》:“﹝ 粲 ﹞宅宇平素,器物取给。” 宋 陈亮 《送王仲德序》:“其后文华日滋,道德日茂,议论日高,政事日新,而天下之士已不安於平素矣。” ——《漢語大詞典》
(2).指往常的情事。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爷爷不信,可拘四邻地方来问,便知小人平素。”
(3).犹平常;平庸。《宋书·袁粲传》:“﹝ 粲 ﹞宅宇平素,器物取给。” 宋 陈亮 《送王仲德序》:“其后文华日滋,道德日茂,议论日高,政事日新,而天下之士已不安於平素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