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青溪(青谿)qīng xī
亦作“ 青谿 ”。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漢語大詞典》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漢語大詞典》
水木
唐 綦毋潜 题鹤林寺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荅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唐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唐 方干 越中言事二首 其二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宋 林逋 湖上晚归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 ——《骈字类编》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荅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唐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唐 方干 越中言事二首 其二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宋 林逋 湖上晚归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 ——《骈字类编》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副-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清华(清華)qīng huá
(1).清丽华美。多指文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北史·魏长贤传》:“博涉经史,词藻清华。” 王闿运 《郭新楷传》:“年未弱冠,便有清华之望。”
(2).谓门第或职位清高显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天雨花》第十八回:“翰林本是清华职,岂堪日夜宿娼门。”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 颜雍耆 以翰林院编修晋侍讲衔,职任清华,究心经世学术。”
(3).指清高显贵的人。《南史·到撝传》:“ 晏 先为国常侍,转员外散骑郎,此二职清华所不为。”
(4).指景物清秀美丽。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宋书·隐逸传论》:“巖壑闲远,水石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郁达夫 《温泉》诗:“温泉水竹两清华,水势悠悠竹势斜。”
(5).指清新之气。 宋 苏辙 《贺赵少保启》:“优游空寂,有以知万物之轻;呼吸清华,有以期百年之寿。”
(6).清秀美韶。 唐 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纷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明诗纪事戊籤》卷十八引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江山妍淑,仕女清华。”《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风采;榜眼凝重安详。” ——《漢語大詞典》
(2).谓门第或职位清高显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天雨花》第十八回:“翰林本是清华职,岂堪日夜宿娼门。”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 颜雍耆 以翰林院编修晋侍讲衔,职任清华,究心经世学术。”
(3).指清高显贵的人。《南史·到撝传》:“ 晏 先为国常侍,转员外散骑郎,此二职清华所不为。”
(4).指景物清秀美丽。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宋书·隐逸传论》:“巖壑闲远,水石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郁达夫 《温泉》诗:“温泉水竹两清华,水势悠悠竹势斜。”
(5).指清新之气。 宋 苏辙 《贺赵少保启》:“优游空寂,有以知万物之轻;呼吸清华,有以期百年之寿。”
(6).清秀美韶。 唐 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纷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明诗纪事戊籤》卷十八引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江山妍淑,仕女清华。”《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风采;榜眼凝重安详。” ——《漢語大詞典》
王谢(王謝)wáng xiè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漢語大詞典》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漢語大詞典》
乌衣(烏衣)wū yī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岁凶旱, 艾 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隋书·五行志上》:“ 后主 於苑内作贫儿村……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虞道施 , 义熙 中乘车山行,忽有一人,乌衣,径上车言寄载。”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餽。”
(3).指 乌衣巷 。参见“ 乌衣巷 ”。
(4).指燕子。 元 杨维桢 《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风歌《白雪》,夜月梦乌衣。”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序:“ 器之 自叙云: 明昌 丙辰予从军塞外……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歷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参见“ 乌衣国 ”。 ——《漢語大詞典》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餽。”
(3).指 乌衣巷 。参见“ 乌衣巷 ”。
(4).指燕子。 元 杨维桢 《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风歌《白雪》,夜月梦乌衣。”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序:“ 器之 自叙云: 明昌 丙辰予从军塞外……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歷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参见“ 乌衣国 ”。 ——《漢語大詞典》
六代 liù dài
(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漢語大詞典》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漢語大詞典》
夸 ( 誇 ) kuā/kuà《國語辭典》
夸 [ kuā ]
名- 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唐·杨倞·注:「夸,奢侈也。」
- 姓。如战国时有仙人夸蛾。
- 炫耀。《列子·杨朱》:「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
- 称赞、赞美。唐·皮日休〈惜义鸟〉诗:「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 骄矜自大。唐·韩愈〈乌氏庙碑铭〉:「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桓。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
- 美好的。《淮南子·修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
- 大。《文选·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