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好是 hǎo shì
(1).恰是,正是。 唐 白居易 《吴中好风景》诗之二:“ 吴 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唐 王建 《江楼对雨寄杜书记》诗:“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好是主人无事日,应持小酒按新歌。”
(2).真是;甚是。 唐 岑参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来叫,只得起来。”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我想昨日 王维 ,好是作怪,回书也不见一箇字,不知是允我也不允我?”
(3).岂是。 唐 罗邺 《谒宁祠》诗:“春生溪岭雪初开,下马云亭酹一杯。好是精灵偏有感,能於乡里不为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那僧房里好是轻易走得进的?”
(4).犹好在,妙在。表示赞美。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七:“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宋 吴琚 《酹江月》词:“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絶。好是 吴 儿飞綵帜,蹴起一江秋雪。” ——《漢語大詞典》
(2).真是;甚是。 唐 岑参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来叫,只得起来。”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我想昨日 王维 ,好是作怪,回书也不见一箇字,不知是允我也不允我?”
(3).岂是。 唐 罗邺 《谒宁祠》诗:“春生溪岭雪初开,下马云亭酹一杯。好是精灵偏有感,能於乡里不为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那僧房里好是轻易走得进的?”
(4).犹好在,妙在。表示赞美。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七:“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宋 吴琚 《酹江月》词:“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絶。好是 吴 儿飞綵帜,蹴起一江秋雪。”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帘 ( 簾 ) lián《國語辭典》
帘 [ lián ]
名- 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 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如:「門帘」、「窗帘」、「竹帘」。同「簾 」。
花树(花树)
南北朝 刘孝绰 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 其一 春宵 月带圆楼影,风飘花树香。
唐 王勃 春游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
唐 元稹 看花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唐 刘禹锡 百舌吟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元 傅若金 常宁刘百户园林 其一 遥疑花树底,鸡犬近仙源。
宋 杨万里 清明果饮二首 其二 可怜花树浑无赖,下却帘钩也入来。
宋 徐照 登歙山寺 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
宋 薛季宣 石门渔舍 花树几株芳,湖山数峰碧。 ——《骈字类编》
唐 王勃 春游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
唐 元稹 看花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唐 刘禹锡 百舌吟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元 傅若金 常宁刘百户园林 其一 遥疑花树底,鸡犬近仙源。
宋 杨万里 清明果饮二首 其二 可怜花树浑无赖,下却帘钩也入来。
宋 徐照 登歙山寺 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
宋 薛季宣 石门渔舍 花树几株芳,湖山数峰碧。 ——《骈字类编》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 使开始发生:发~。
-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 非静止的:~画。
- 可变的:~产。
- 行为:举~。~作。
- 常常:~辄得咎。
女郎 nǚ láng
年轻女子。《南齐书·文学传·贾渊》:“ 孝武 世, 青州 人发古冢,铭云‘ 青州 世子, 东海 女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 木兰 是女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右一女郎,才及笄耳。” 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那学生和那女郎到底放弃了一面旗子。” ——《漢語大詞典》
撩乱(撩亂)liáo luàn
(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漢語大詞典》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漢語大詞典》
送 sòng《國語辭典》
送 [ sòng ]
動- 遣去。《說文解字·辵部》:「送,遣也。」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 陪伴著走。如:「護送」、「送小弟弟回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唐·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 告別。如:「送別」、「送舊迎新」、「送行」。
- 贈給。如:「贈送」、「他送我一本書。」
- 輸運。如:「送貨」、「送信」、「運送」。
- 供應。如:「送水」、「送電」。
- 傳遞。如:「送秋波」。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七:「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 犧牲。如:「送死」、「送命」。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您哥哥暑濕風寒縱較些,多被那煩惱憂愁上送了也。」
秋千(鞦韆)qiū qiān
传统体育游戏。两绳下拴横板,上悬于木架,人坐或站在板上,两手分握两绳,前后往返摆动。相传 春秋 时 齐桓公 自北方 山戎 传入。一说本为 汉武帝 时宫中之戏,作千秋,为祝寿之辞,后倒读为秋千。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入秋千去。” 金 元好问 《辛亥寒食》诗:“秋千与花影,併在月明中。” 清 孙枝蔚 《漫兴》诗之四:“谁家红袖过红桥,一丈秋千努折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既不跺脚一走,就得想办法作事,先必得站一头儿,不能打秋千似的来回晃悠。”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秋千》。
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利用蹬板的力量身躯随而前后向空中摆动。相传为 春秋 齐桓公 从北方 山戎 引入。一说本作千秋,为 汉武帝 宫中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岁之义。后倒读为秋千,又转为“鞦韆”。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 仇兆鳌 注:“ 宗懔 《岁时记》:寒食有打毬、鞦韆、施钩之戏。《古今艺术图》:以綵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谓之鞦韆。一云当作千秋,本出 汉 宫祝寿词,后人倒读,又易其字为鞦韆耳。”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陈维嵩 《减字木兰花·过惠山九华庵》词:“些事消魂,剩有鞦韆断板存。”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漢語大詞典》
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利用蹬板的力量身躯随而前后向空中摆动。相传为 春秋 齐桓公 从北方 山戎 引入。一说本作千秋,为 汉武帝 宫中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岁之义。后倒读为秋千,又转为“鞦韆”。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 仇兆鳌 注:“ 宗懔 《岁时记》:寒食有打毬、鞦韆、施钩之戏。《古今艺术图》:以綵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谓之鞦韆。一云当作千秋,本出 汉 宫祝寿词,后人倒读,又易其字为鞦韆耳。”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陈维嵩 《减字木兰花·过惠山九华庵》词:“些事消魂,剩有鞦韆断板存。”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