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杨维桢元代〕《李卿琵琶引

李卿李卿乐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声绝人世,乐谱亲向钧天传。
今年东游到吴下,三尺檀龙为予把。
胸中自有天际意,眼中独恨知音寡。
一声如裂帛,再拨清冰拆。
蛮娃作歌语突兀,李卿之音更明白。
玉连琐,《郁轮流袍》,吕家池榭弹清宵。
花前快倒长生瓢,坐看青天移斗杓。
铁笛道人酒未醺,烦君展铁拔,再轧鹍鸡筋。
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赐筝岳柱金龙龈,仪凤少卿三品恩。
张后复有李,国工须致身。
酒酣奉砚呼南春,为卿作歌惊鬼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仁庙十年乐师张老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仁庙(仁廟)rén miào
(1).指 宋仁宗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给事中 寇瑊 , 临汝 人,仕 仁庙 朝。”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仁庙 将欲封皇女,下崇文院检寻典故。”
(2).指 明仁宗 。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和象棋诗》:“ 明 仁庙 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奕。”  ——《漢語大詞典》
十年 shí nián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漢語大詞典》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驾 ( 駕 ) jià
驾 [ jià ]
  1.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车。~辕。
  2.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车~。法~(帝王车乘的一种)。
  3. 使开动,操纵:~驶。~机。~驭(亦作“驾御”)。
  4. 在……上面,超出:~云。凌~(高出、压倒谁或什么)。
  5. 对人的敬辞:大~。尊~。劳~。~临。
前 qián《國語辭典》

前 [ qián ]

  1. 在正面的、脸所向的一面。与「后」相对。如:「前门」、「前方」、「面前」。《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次序在先的。如:「前三名」、「请大家坐到前排来。」
  3. 过去的、较早的。与「后」相对。如:「前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4. 已成历史的。如:「前清」、「前苏联」。
  5. 前任的简称。如:「前妻」、「前总理」。
  6. 未来的。如:「前程」、「前途」、「前景看好」。
  1. 向前走。如:「勇往直前」、「畏缩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乐师(樂師)yuè shī
(1).《周礼》官名,为大司乐之副。《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墨子·尚贤下》:“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
(2).以音乐为职业的人;音乐工作者。 唐 韩愈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羣聚而笑之。”  ——《漢語大詞典》
张老(張老)zhāng lǎo
春秋 晋 大夫 张孟 之别称。 献文子 筑室成, 张老 因其华侈,歌以讽之。《礼记·檀弓下》:“ 晋 献文子 成室, 晋 大夫发焉, 张老 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至於 张老 成室,致善於歌哭之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 张老 存家事, 嵇康 有故人。” 仇兆鳌 注引 韦昭 曰:“ 张老 , 晋 大夫 张孟 。”  ——《漢語大詞典》
淳 chún/zhūn《國語辭典》

淳 [ chún ]

  1. 浓厚。《红楼梦·第四一回》:「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淳,如何吃得!」
  2. 笃厚、朴实的。如:「民风淳朴」。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1. 质朴。《淮南子·齐俗》:「衰世之俗,……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黄霸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1. 相配对。《左传·襄公十一年》:「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