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论交几过从,郊筵惜别奈残冬。

尹台明代〕《送吴西张太史使江藩

京国论交几过从,郊筵惜别奈残冬。冲寒裘马今朝发,献岁莺花若处逢。

桐叶剪圭周建爵,菁茅分社汉传封。归将锦节停乡邑,玉笥高开紫雾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京国论交过从郊筵惜别残冬

京国(京國)jīng guó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漢語大詞典》
论交(論交)lùn jiāo
(1).争论与交谈。 唐 李颀 《行路难》诗:“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2).结交;交朋友。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宋 陈师道 《赠鲁直》诗:“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 张昭汉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长江歌以纪事》:“古人论交恩义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过从(過從)guò cóng
(1).互相往来;交往。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时生酒徒 周弁 、 田子华 并居 六合县 ,不与生过从旬日矣。” 元 范梈 《王继学晚过舍下》诗:“颇得过从乐,相看莫厌频。” 茅盾 《尚未成功》:“他们朝夕过从,谈谈说说,自然启发灵感非同小可。”
(2).相交往的朋友。 宋 梅尧臣 《自咏》:“花为贫富燄,鷰是旧过从。” 宋 张耒 《上元三绝句》之一:“一梦十年身老矣,山城风月作过从。”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陋居罕有过从,所接之人亦无若数君者。”
(3).巴结;奉承。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是他百般地妳妳行过从不下,怎当那獠姨父物抬高价。” 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端的俺许你,许你一片心过从着四下里。” 明 陈大声 《粉蝶儿·效杨景言一点情牵体》套曲:“附着耳低低的过从,举着案谦谦的陪奉。”  ——《漢語大詞典》
郊筵 jiāo yán
谓在郊外设宴饯行。 唐 沈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诗:“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  ——《漢語大詞典》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奈 nài《國語辭典》

奈 [ nài ]

  1. 堪、经得起。《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过度,则熇蒸之气不可奈。」通「耐」。
  2. 对付、安顿、处置。通常与「何」连用。《国语·晋语二》:「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1. 表示意外转折的语气。如:「怎奈计划不周,以致发生困难。」、「他本性不坏,无奈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残冬(殘冬)cán dōng
冬季将尽之时。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 南京 去了。” 杨朔 《印度情思》:“残冬将尽,天气正好,不妨且到 印度 西南方 奥兰格巴 古城做一次短短的旅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