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有荣悴,时令互消长。

王之道宋代〕《追和元微之春馀遗兴示王觉民

物态有荣悴,时令互消长。
堕身名利场,鱼鸟在罗纲,
岂无金屈卮,听此石方乡。
残花日晴阴,落絮风下上。
春事虽已阑,馀芳尚堪尝。
我有临溪亭,疏棂为君敞。
青青小荷钱,雅与水相养。
狂吟醉题壁,纵步懒扶杖。
仰止李谪仙,笔端走群象。
九原不可作,夜梦见精爽。
栖栖亦固矣,君子坦荡荡。
相期醉酴醾,偕来从无鞅。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物态荣悴时令消长

物态(物態)wù tài
(1).物的形态、表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一:“然得物态,未得物理。”
(2).景物。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宋 王禹偁 《崆峒山问道赋》:“国风穆若,克清寿域之中;物态熙然,尽到春臺之下。” 清 汪懋麟 《题画再赠武仕》诗:“物态看流水,秋声在远林。”
(3).犹世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於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明 宋濂 《送叶别乘之官通州诗序》:“物态民情,无不能周知。” 明 睡乡居士 《〈二刻拍案惊奇〉序》:“今举物态人情,恣其点染,而不能使人欲歌欲泣於其间,此其奇与非奇、固不待智者而后知之也。”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荣悴(榮悴)róng cuì
(1).荣枯。 晋 陶潜 《形赠影》诗:“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明 王世贞 《醉后劝客饮》诗:“请看草木有荣悴,荣者何恩怨者谁。”
(2).喻人世的盛衰。《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晋 潘岳 《秋兴赋》:“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唐 郑薰 《赠巩畴》诗序:“闻公恬养澹逸,不屑于荣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韩愈 与人交,荣悴不易,而观诸权门豪士,如僕隶焉。”《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是以知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皆有定数,不可转移。”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漢語大詞典》
时令(時令)shí lìng
(1).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飭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时令,随时之政令。”《后汉书·明帝纪》:“班时令,勑羣后。” 李贤 注:“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顺阴阳,布时令,陈肃圣哲谋,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2).季节。 唐 白居易 《赠友》诗之一:“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喫杯雄黄酒应应时令,我这酒淡,不妨事。”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
(3).方言。时令病。如:闹时令。
(4).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 代修《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漢語大詞典》
互 hù《國語辭典》

互 [ hù ]

  1. 彼此、相互。如:「互敬互爱」、「互助合作」、「互通有无」、「互不退让」。
  1. 交错的。《文选·嵇康·琴赋》:「互岭巉岩,岝崿岖崟。」唐·杜甫〈宿花石戍〉诗:「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消长(消長)xiāo zhǎng
(1).增减;盛衰。《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消长相倾。”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清 戴名世 《〈儿易〉序》:“经世之大者,莫大於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四》:“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
(2).谓变化。《明史·韩文等传赞》:“一击不胜,反噬必毒,消长之机,间不容髮。”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 神武 开闢来,亘古无消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