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岂谓嬴为吕,东晋那知马作牛。

葛立方宋代〕《咏春申君二首

先秦岂谓嬴为吕,东晋那知马作牛。
不悟春申亦如许,敢凭宫掖妻邪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先秦东晋那知马作

先秦 xiān qín
指 秦 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多指 春秋 战国 时期。《汉书·河间献王德传》:“ 献王 所得书,皆古文先 秦 旧书。” 颜师古 注:“先 秦 ,犹言 秦 先,谓未焚书之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先 秦 文字,无有不佳。余所尤爱者, 乐毅 《答燕惠王书》、 李斯 《上逐客书》《韩非子·説难》。”  ——《漢語大詞典》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谓 ( 謂 ) wèi
谓 [ wèi ]
  1. 告诉:人~予曰。
  2. 称呼,叫作:称~。何~人工呼吸?
  3. 〔~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4. 说:所~。无~。可~神速。
嬴 yíng《國語辭典》

嬴 [ yíng ]

  1. 有剩余的。如:「嬴利」、「嬴余」。
  1. 得胜。《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困则使太后弟穰侯为和,嬴则兼欺舅与母。」同「赢 」。
  2. 背负、承担。《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论曰:「邓公嬴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嬴是非之尤。」
  1. 姓。如秦始皇姓嬴名政。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吕 ( 呂 ) lǚ
吕 [ lǚ ]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2. 姓。
东晋(東晋)dōng jìn
朝代名。公元317-420年。 西晋 灭亡后, 司马睿 在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重建政权,史称 东晋 。后为 南朝 宋 刘裕 取代。共历十一帝。  ——《漢語大詞典》
那知
杜甫 柳边诗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  ——《分类字锦》
马作(马作)
诗思无斁思马斯作传作始也笺谓牧之使可乘驾也  ——《骈字类编》
牛 niú《國語辭典》

牛 [ niú ]

  1.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体形硕大,性情温驯而力气大,尾巴尖端有长毛,为草食性反刍类家畜。能供拉车、耕田,肉与乳皆可食用,而骨、皮、角等可做器具使用。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乳牛、肉牛与牦牛等。
  2.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共有六颗星。《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4. 姓。如唐代有牛僧孺。
  1. 固执、倔强。如:「牛脾气」、「牛性子」。《红楼梦·第一七回》:「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