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禽鱼(禽鱼)
南北朝 萧子良 行宅诗 幼赏悦禽鱼,早性羡蓬艾。
唐 刘禹锡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唐 窦巩 放鱼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十八 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宋 张耒 冬日杂兴六首 其二 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宋 陈造 饮殖轩 怅然又与禽鱼别,波影沉堤晚照明。
宋 陆游 雨霁 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 ——《骈字类编》
唐 刘禹锡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唐 窦巩 放鱼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十八 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一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宋 张耒 冬日杂兴六首 其二 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宋 陈造 饮殖轩 怅然又与禽鱼别,波影沉堤晚照明。
宋 陆游 雨霁 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 ——《骈字类编》
互 hù《國語辭典》
互 [ hù ]
副- 彼此、相互。如:「互敬互爱」、「互助合作」、「互通有无」、「互不退让」。
- 交错的。《文选·嵇康·琴赋》:「互岭巉岩,岝崿岖崟。」唐·杜甫〈宿花石戍〉诗:「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亲人(親人)qīn rén
(1).亲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简文 入 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 濠 濮 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引 黄建 《病起入城别勺园》诗:“ 勺园 景物自亲人,别去重来肯厌烦?” 刘半农 《一个小农家的暮》诗:“﹝他﹞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2).亲信。《宋书·鲁爽传》:“ 轨 遣亲人 程整 奉书,规欲归顺。自拔致诚。”《隋书·张衡传》:“帝每令亲人覘 衡 所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陆逊》:“ 逊 遣亲人 韩扁 ,齎表奏报。”
(3).亲近百姓。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古时因用以称地方长官。《南史·循吏传序》:“昔 汉宣帝 以为‘政平讼理,其惟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曰亲人。”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亲人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选。”
(4).指直系亲属或配偶。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怎生得个 刘 家门里的亲人来,可也好哩。”《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父亲只养了我一个儿,我又没个弟兄,巴不得多一个亲人。” 臧克家 《邻居--给墙上燕》诗:“晚上,我留着门等候你,像等候一个迟归的亲人。”
(5).指关系亲近者。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漢語大詞典》
(2).亲信。《宋书·鲁爽传》:“ 轨 遣亲人 程整 奉书,规欲归顺。自拔致诚。”《隋书·张衡传》:“帝每令亲人覘 衡 所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陆逊》:“ 逊 遣亲人 韩扁 ,齎表奏报。”
(3).亲近百姓。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古时因用以称地方长官。《南史·循吏传序》:“昔 汉宣帝 以为‘政平讼理,其惟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曰亲人。”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亲人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选。”
(4).指直系亲属或配偶。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怎生得个 刘 家门里的亲人来,可也好哩。”《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父亲只养了我一个儿,我又没个弟兄,巴不得多一个亲人。” 臧克家 《邻居--给墙上燕》诗:“晚上,我留着门等候你,像等候一个迟归的亲人。”
(5).指关系亲近者。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漢語大詞典》
恍惚 huǎng hū
亦作“ 恍忽 ”。
(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览泛观,瞋盼轧沕,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崖。”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2).迷茫;心神不宁。《东观汉记·郅恽传》:“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 唐 钟辂 《前定录·袁孝叔》:“母尝得疾恍惚,踰月不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六师战惧惊嗟,心神恍忽。” 明 沈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顿,精神恍惚如醺。”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二场:“议论元帅?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这几天有些神思恍惚。”
(3).倏忽,瞬息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忽似朝荣。” 黄节 补注引 吕延济 曰:“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见,帝兀然不自知,惊悸移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推儿榻上,恍惚已杳。”
(4).形容疾速。 唐 李白 《天马歌》:“鸡鸣刷 燕 晡秣 越 ,神行电迈躡恍惚。”
(5).仿佛;近似。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公行状》:“其树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尘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臣国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杨朔 《印度情思》:“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
(6).轻忽。《后汉书·冯衍传下》:“华芳曄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 李贤 注:“恍忽,犹轻忽也。” ——《漢語大詞典》
(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览泛观,瞋盼轧沕,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崖。”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2).迷茫;心神不宁。《东观汉记·郅恽传》:“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 唐 钟辂 《前定录·袁孝叔》:“母尝得疾恍惚,踰月不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六师战惧惊嗟,心神恍忽。” 明 沈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顿,精神恍惚如醺。”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二场:“议论元帅?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这几天有些神思恍惚。”
(3).倏忽,瞬息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忽似朝荣。” 黄节 补注引 吕延济 曰:“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见,帝兀然不自知,惊悸移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推儿榻上,恍惚已杳。”
(4).形容疾速。 唐 李白 《天马歌》:“鸡鸣刷 燕 晡秣 越 ,神行电迈躡恍惚。”
(5).仿佛;近似。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公行状》:“其树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尘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臣国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杨朔 《印度情思》:“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
(6).轻忽。《后汉书·冯衍传下》:“华芳曄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 李贤 注:“恍忽,犹轻忽也。”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濠濮
世说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