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洪咨夔宋代〕《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
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
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
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乐歌甘泉斧藻天家

乐歌(樂歌)yuè gē
亦作“ 乐謌 ”。 有乐器伴奏的唱歌。亦泛指歌曲。《仪礼·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 汉 郑玄 注:“《鹿鸣》《小雅》篇也。人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脩政之乐歌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世皆谓 平甫 之诗宜为乐謌,荐之郊庙。”《宋史·乐志一》:“至 唐 有事太庙,每室乐歌异名。”  ——《漢語大詞典》
须 ( 須 鬚 ) xū
须 [ xū ]
  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臾〕片刻,一会儿。
  4.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仗 zhàng《國語辭典》

仗 [ zhàng ]

  1. 兵器的总称。《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大战,王师不利,委仗奔。」
  2. 战事、战争。如:「胜仗」、「败仗」、「打一场硬仗!」
  1. 凭借、依附。如:「仰仗」、「狗仗人势」。《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2. 握、拿、持。如:「仗旗」。《西游记·第四回》:「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
甘泉 gān quán
(1).甜美的泉水。《荀子·尧问》:“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 唐 骆宾王 《灵泉颂》:“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极,烝烝不匱。” 许地山 《换巢鸾凤》:“但愿人间一切血泪和汗点,一洒出来就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2).指美好的水泉。 宋 曾巩 《齐州北水门记》:“ 济南 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3).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甘泉山 。本 秦 宫。 汉武帝 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 云阳宫 …… 始皇 二十七年作 甘泉宫 及前殿,筑甬道自 咸阳 属之。 汉武帝 建元 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 牛首山 ,望见 长安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朕亦当法 孝武皇帝 也,如此则 甘泉 、 建章 可復兴矣。” 唐 李郢 《江上逢王将军》诗:“虬鬚憔悴羽林郎,曾入 甘泉 侍 武皇 。”
(4).宫名。 五代 后汉 离宫名。见《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
(5).赋名。 汉 扬雄 撰。《汉书·扬雄传上》:“﹝上﹞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正月,从上 甘泉 还,奏《甘泉赋》以风……天子异焉。”后因以“甘泉”喻指进献主上而受到赏识的文章。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欲随 平子 去,犹未献《甘泉》。”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拂青萍白日寒,禁不住气冲碧汉,竟何年遇主奏《甘泉》?”
(6). 汉 粮仓名。《通典·食货十一》:“入粟 甘泉 ,不復告緡。” 明 李贽 《富国名臣总前论》:“又於京师置平準以平物价……不待加赋而国用自足, 太仓 、 甘泉 一岁皆满。”  ——《漢語大詞典》
笔 ( 筆 ) bǐ《國語辭典》
  1. 「筆 」的異體字。
斧藻 fǔ zǎo
(1).指梁楹上刻画的文饰图案。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芳菲含斧藻,光景畅形神。”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斧藻,文饰也。”
(2).修饰。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吾未见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刘良 注:“斧藻,脩饰也。” 宋 王安石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之二:“斧藻故应宜旧德,栋梁非復称凡材。”  ——《漢語大詞典》
天家 tiān jie
(1).对天子的称谓。 汉 蔡邕 《独断》:“天家,百官小吏之所称。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魏书·咸阳王禧传》:“ 禧 闻而叹曰:‘我不负心,天家岂应如此!’”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五首因以缀篇》诗之二:“红霞緑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2).指帝王家。《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於天家。”《晋书·胡奋传》:“歷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 清 顾炎武 《桃叶歌》:“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漢語大詞典》
泰 tài《國語辭典》

泰 [ tài ]

  1. 順適如意、命運亨通。如:「泰運」。
  2. 舒適、安樂。如:「福體康泰」、「國泰民安」。
  3. 奢侈。如:「驕泰」、「奢泰」。
  4. 暢通。如:「天地交泰」。
  5. 極。如:「泰西」。
  1. 甚。如:「泰過」。通「太」。
  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為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
  2. 泰國的簡稱。
道 dào《國語辭典》

道 [ dào ]

  1. 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 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 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 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5. 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6.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 」條。
  7.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 」條。
  8. 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9. 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10.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➊ ​ 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➋ ​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11. 量詞:➊ ​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➋ ​ 計算有出 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➌ ​ 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➍ ​ 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➎ ​ 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12.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1. 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2. 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3. 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4. 引導、指引。《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通「導」。
  1.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