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为滥交冤狱累,乐原无咎谤书苛。
林占梅〔清代〕《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一》
人心叵测此时多,汎爱难施可奈何。坡为滥交冤狱累,乐原无咎谤书苛。
几回往事诚堪叹,半世虚名未易磨。月旦有评公道在,含沙射影莫为魔。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坡 pō《國語辭典》
坡 [ pō ]
名- 地势倾斜的地方。如:「山坡」、「斜坡」、「陡坡」、「缓坡」、「向阳坡」。
- 倾斜。如:「坡度」。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滥交(濫交)làn jiāo
无选择地交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龙君杨少参》:“ 龙 与 罗匡湖 给事为姻家,与 邹南皋 吏部亦厚善。两公俱正人,非肯滥交者。” 谢觉哉 《不惑集·交朋友的道理》:“如果不管什么人‘一见如故’,那就叫‘滥交’。” ——《漢語大詞典》
冤狱(冤獄)yuān yù
犹冤案。《汉书·魏相传》:“遣諫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冠盖交道。” 唐 骆宾王 《萤火赋》:“知战场之有燐,悟冤狱之为虫。”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疑自 宋 相传有十五贯冤狱。” 张书绅 《正气歌》四:“在这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冤狱遍 中国 ,冤案堆如山。” ——《漢語大詞典》
累 ( 纍 ) léi/lěi/lèi《國語辭典》
累 [ lěi ]
动- 堆积、集聚。如:「累积」、「日积月累」。《史记·卷四·周本纪》:「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
- 增加。《韩非子·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 屡次、连续。如:「累次」、「经年累月」。《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 重叠的。《楚辞·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史记·卷七九·范雎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
- 频频。《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久乱并凉,累侵三辅。」《晋书·卷八四·杨佺期传》:「累战皆捷,斩获千计。」
累 [ léi ]
名- 绳索。《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唐·成玄英·疏:「累,细绳也。」通「缧」。
- 捆绑。《孟子·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
- 参见「累赘 」条。
累 [ lèi ]
动- 操劳、使疲劳。如:「累得直不起腰来。」、「别累著了老人家!」
- 牵涉、牵连。如:「拖累」、「连累」、「受累」、「累及他人」。《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无累后人。」《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汉王谅反,坐累,徙上郡。」
- 耗损、亏欠。如:「亏累」。《聊斋志异·卷四·促织》:「不终岁,薄产累尽。」
- 伤害。《书经·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小何伤于面目,大何累于形躯者哉。」
- 托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天其累我以民。」唐·颜师古·注:「累,托也。」
- 疲劳。如:「劳累」、「疲累」、「我好累!」
- 负担。如:「家累」。《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主无所避其累矣。」汉·高诱·注 :「累,犹负也。」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
- 忧患、祸害。《战国策·秦策一》:「本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汉·高诱·注:「累,忧。」
- 弊病、过失。《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了。
-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 姓。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原 yuán《國語辭典》
原 [ yuán ]
動- 本於、發生於。《莊子·天下》:「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禮記·王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
- 推究根源。《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誌一》:「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冉首自劾退,詔書特原不理罪。」
- 根本。《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萬物不同,而用之於人異也,此治亂存亡死生之原。」漢·王符《潛夫論·務本》:「游業末事以收民利,此貧邦之原也。」
- 廣大而平坦的地方。如:「平原」、「高原」。《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原壤。
- 最初的、本來的。如:「原文」、「原著」、「原油」、「物歸原主」。
- 再。《淮南子·泰族》:「原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為其殘桑也。」《資治通鑑·卷二七一·後梁紀六·均王貞明六年》:「閏月、庚申朔,蜀主作高祖原廟于萬里橋。」
- 本來。唐·薛能〈贈隱者〉詩:「甘貧原是道,苦學不為名。」《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原沒有大病,不過是勞乏了,兼著了些涼。」
原 [ yuàn ]
形- 忠厚、拘謹。《論語·陽貨》:「鄉原,德之賊也。」通「愿」。
无咎(無咎)wú jiù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邹阳 之説 吴梁 ,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1).无灾祸;无过失。《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漢語大詞典》
(1).无灾祸;无过失。《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漢語大詞典》
谤书(謗書)bàng shū
(1).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战国策·秦策二》:“ 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 ,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 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2).指《史记》。《后汉书·蔡邕传》:“昔 武帝 不杀 司马迁 ,使作谤书,流於后世。” 李贤 注:“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谓 迁 所著《史记》,但是 汉 家不善之事,皆为谤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谤书》:“ 司马迁 作《史记》,於《封禪书》中述 武帝 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 王允 谓之谤书。”
(3).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后汉书〉误仿〈史记〉》:“且序酷吏必屡称天子以为能,未免露谤书之意。” 柯灵 《香雪海·题材问题一解》:“《水浒传》之后有《续水浒传》(《荡寇志》),也是用了同一题材,却干脆成了一部农民起义的谤书。” ——《漢語大詞典》
(2).指《史记》。《后汉书·蔡邕传》:“昔 武帝 不杀 司马迁 ,使作谤书,流於后世。” 李贤 注:“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谓 迁 所著《史记》,但是 汉 家不善之事,皆为谤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谤书》:“ 司马迁 作《史记》,於《封禪书》中述 武帝 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 王允 谓之谤书。”
(3).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后汉书〉误仿〈史记〉》:“且序酷吏必屡称天子以为能,未免露谤书之意。” 柯灵 《香雪海·题材问题一解》:“《水浒传》之后有《续水浒传》(《荡寇志》),也是用了同一题材,却干脆成了一部农民起义的谤书。” ——《漢語大詞典》
苛 kē/hē《國語辭典》
苛 [ kē ]
形- 严厉、暴虐。如:「苛刻」。《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王虐忠助谗,苛虐厥政。」
- 烦琐。《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后汉书·卷二七·宣秉传》:「务举大纲,简略苛细,百僚敬之。」
- 急切。晋·陆机〈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 谴责。如:「苛责」。《周礼·夏官·射人》:「不敬者苛罚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之。」
- 侵扰。《国语·晋语一》:「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三国吴·韦昭·注:「苛,扰也。」
- 疾病。《吕氏春秋·士容论·审时》:「凶气不入,身无苛殃。」《礼记·内则》:「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通「疴」。
苛 [ hé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