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李白唐代〕《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主不安按剑飞扬

明主 míng zhǔ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漢語大詞典》
不安 bù ān
(1).不安定;不安宁。《论语·阳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荀子·正论》:“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内,国虽不安,不至於废易遂亡。”《后汉书·周晖传》:“ 暉 闻京师不安,来候 忠 , 董卓 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地祗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巴金 《寒夜》六:“母亲注意到他这种忍受性的沉默,感到不安了。”
(2).不当,不稳妥。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书俗説,多所不安。”
(3).不适,指有病。《东观汉记·马皇后传》:“后尝有不安,时在 敬法殿 东厢,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见。”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和尚﹞常恐尊体有所不安,中夜思之,实怀忧恋。”
(4).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如: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漢語大詞典》
席 xí《國語辭典》

席 [ xí ]

  1. 用草茎、竹篾等编成的垫子,可坐卧。如:「草席」、「竹席」、「凉席」。《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
  2. 座位。如:「就席」、「入席」。《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田延年前,离席按剑。」
  3. 职位。如:「法席」、「教席」、「首席」。《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
  4. 成桌的酒和饭菜。如:「酒席」、「筵席」。《红楼梦·第五四回》:「众媳妇们忙撤去残席,……另外又添换了果馔摆好。」
  5. 船帆。《文选·木华·海赋》:「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6. 量词:➊ ​ 计算谈话次数的单位。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➋ ​ 计算议会席次或名额的单位。如:「这次立委选举在野党共取得三席。」
  7. 姓。如晋代有席坦。
  1. 凭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
  1. 全面。《史记·卷九○·魏豹彭越传·太史公曰》:「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
按剑(按劍)àn jiàn
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清 戴名世 《〈阙里纪言〉序》:“吾儒之徒皆为之固其壁垒,树其旗帜,相与裂眥大呼,按剑操刃於先生,以快彼之心而后已。”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然而,明珠投暗,遭按剑之叱,陈鐘鼓於 鲁 庭,爰居弗享也。”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飞扬(飛揚)fēi yáng
(1).放纵。《庄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 宋 陆游 《南唐书·周邺传》:“暴猛狠戾,常蓄飞扬之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飞扬其性,善能攘扰。”
(2).飘扬;飘荡。《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胡怀琛 《海上雪》诗:“天上群龙战斗狂,玉鳞瑶甲乱飞扬。”
(3).飞举;飞腾。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雕鶚鹰鷂,飞扬伏窜。” 汉 扬雄 《羽猎赋》:“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 宋 苏辙 《双凫观》诗:“谁知野鸟不能化,岂必双屨能飞扬?” 朱德 《遵义会议》诗:“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4).形容心神不安。《后汉书·袁安传》:“魂魄飞扬,形容已枯。” 宋 范仲淹 《遗表》:“肝胆摧落,精魄飞扬。” 冰心 《寄小读者》七:“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5).昂扬;振奋。有时亦形容得意。 金 周昂 《早起》诗:“飞扬他日事,去住此时情。” 清 姚鼐 《送李啬生归扬州后却寄》诗:“论交谈艺气飞扬,清夜才邀共举觴。” 徐迟 《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心灵未必是飞扬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