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行春罢,西楼待客初。

窦牟唐代〕《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

独占龙冈部,深持虎节居。尽心敷吏术,含笑掩兵书。
礼饰华缨重,才牵雅制馀。茂阴延驿路,温液逗官渠。
南亩行春罢,西楼待客初。瓮头开绿蚁,砧下落红鱼。
牧伯风流足,輶轩若涩虚。今宵铃阁内,醉舞复何如。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南亩行春西楼待客

南亩(南畝)nán mǔ
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穀。”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夫如是,匹夫之力尽於南亩,匹妇之力尽於麻枲。”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 宋 王安石 《感事》诗:“乡邻銖两徵,坐逮空南亩。” 清 方文 《响山访梅杓司及令弟崑白各赋》之一:“孤村南亩外,九载始重过。”  ——《漢語大詞典》
行春 xíng chūn
(1).谓官吏春日出巡。《后汉书·郑弘传》:“ 弘 少为乡嗇夫,太守 第五伦 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李贤 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絶。”《周书·裴文举传》:“ 邃 ( 裴邃 )之往 正平 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序:“﹝ 李公 ﹞因行春,见枯骸于路隅,惻然疚怀,出俸而葬。” 清 钱谦益 《春初过严文靖公锦峰书院敬题十韵》:“宰相行春地,承平百岁中。”
(2).泛指游春。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闲行莫向城南道,怕有行春吉士挑。”  ——《漢語大詞典》
罢 ( 罷 ) bà/ba/pí
罢 [ bà ]
  1. 停,歇:~休。~工。~课。~市。~论(打消了打算)。~笔(停止写作)。
  2. 免去,解除:~免。~官。~职。~黜。
  3. 完了,毕:吃~饭。
罢 [ ba ]
  1. 同“吧”。
罢 [ pí ]
  1. 同“疲”,累。
西楼(西楼)
唐 孙逖 山阴县西楼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长门怨二首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唐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唐 白居易 城上夜宴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唐 贾岛 寄韩潮州愈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唐 王建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 其二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 其二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唐 李群玉 江楼独酌怀从叔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唐 薛能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唐 韩偓 春恨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宋 欧阳修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元 元好问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元 朱德润 和赵季文觱栗吟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元 张昱 七夕 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元 杨维桢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其一 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
唐 李煜 相见欢 其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骈字类编》
待客 dài kè
招待客人;接待客人。《墨子·七患》:“民力尽於无用,财宝虚於待客。”《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相公前厅待客,请夫人哩!” 赵树理 《传家宝》一:“ 金桂 就要切白菜,准备待客用。”  ——《漢語大詞典》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1.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2.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3. 姓。如宋代有初暐。
  1.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2.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3.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4.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1.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2.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3.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