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佛老儒宗外,圣谛冰销濁火煎。

苏籀宋代〕《炎夏即事一首

五咏八吟钻古奥,四豪六逸共周旋。
隐囊垫帻枰棋局,轻箑珍笙荫采椽。
习气峥嵘谈在昔,知音推激互相然。
至哉佛老儒宗外,圣谛冰销濁火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佛老儒宗圣谛冰销火煎

至 zhì《國語辭典》

至 [ zhì ]

  1. 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 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1. 极、甚。《吕氏春秋·杂俗览·为欲》:「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王国贱俘,至微至陋。」
  1. 表示转折的语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如:「冬至」、「夏至」。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哉 zāi《國語辭典》

哉 [ zāi ]

  1.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1.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2.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4. 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5. 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同「了 」。
佛老 fó lǎo
佛家和道家的并称。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 老子 为祖,故称。 唐 韩愈 《进学解》:“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晚年用力佛老之学,而著书皆祖其意。”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秦 汉 以后佛老盛行, 中国 才智之士皆驰騖於清净虚无之学。”  ——《漢語大詞典》
儒宗 rú zōng
儒者的宗师。 汉 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叔孙通 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 汉 家儒宗。”《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昔 昌黎 为 唐 儒宗。”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渊雅之才,研求经义,撰述辞章,蔚为一代儒宗文伯。”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  ——《漢語大詞典》
外 wài《國語辭典》

外 [ wài ]

  1.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外」。相对于「内」而言。如:「内外」、「门外」、「屋外」。
  2. 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外」、「对外贸易」。
  3. 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也称为「老外」。
  1.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
  2. 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外」。如:「外祖父」、「外甥」、「外孙」。
  3. 别的、其他的。如:「外一章」、「外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4. 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1.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
  2. 处于……之外。《国语·晋语六》:「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3. 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圣谛(聖諦)shèng dì
梵文的意译,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俱舍论·分别贤圣品六之一》:“何义经中説为圣諦,是圣者諦,故得圣名。”参见“ 四圣諦 ”。  ——《漢語大詞典》
冰销(冰銷)bīng xiāo
见“ 冰消 ”。  ——《漢語大詞典》
濁 zhuó《國語辭典》

浊 [ zhuó ]

  1. 肮脏、不清洁。如:「污浊」、「混浊不清」。
  2. 昏乱、混乱。《楚辞·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3. 平凡、庸俗。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不是凡胎浊骨,迷本性人间受苦。」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一出》:「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4. 低沉粗重。如:「浊声浊气」、「声音重浊」。《辽史·卷五四·乐志》:「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
  1. 毕星的别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卷二五·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
  2. 姓。如汉代有浊贤。
火煎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知非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 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
《韵府拾遗 先韵》:杜甫诗今彼徵敛者迫之如火煎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