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歌蓼莪,戚戚左氏子。

周巽元代〕《送左子声赴金陵收父骨归葬

哀哀歌蓼莪,戚戚左氏子。悠悠感中怀,靡靡去故里。

痛父骨未收,隐忧彻肝髓。孤舟过金陵,惜别临鹭水。

岸柳情依依,江波寒瀰瀰。旅榇几时归,山中白云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哀哀蓼莪戚戚左氏

哀哀 āi āi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蓼莪 liǎo é
《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诗:“ 王褒 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漢語大詞典》
戚戚 qī qī
(1).相亲貌。《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毛 传:“戚戚,内相亲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南史·谢弘微传》:“ 混 诗所言:‘昔为 乌衣 游,戚戚皆亲姓。’”
(2).忧惧貌;忧伤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长戚戚,多忧惧。”《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 鲁迅 《三闲集·通信》:“虽然明知道这是浅薄的人道主义,不时髦已经有两三年了,但因为小资产阶级根性未除,于心总是戚戚。”
(3).心动貌。《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赵岐 注:“戚戚然,心有动也。”《老残游记》第二回:“ 梦湘 先生论得透闢极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4).低语声。 吴组缃 《山洪》六:“别人的戚戚低语,反而静下来了。”
急促貌。《汉书·李寻传》:“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 唐 孟郊 《弦歌行》:“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褌行戚戚。”  ——《漢語大詞典》
左氏
汉书艺文志春秋左氏传三十卷食又五行志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 之在营室十五度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四年四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九度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㠯为重异士又河间献王德传其学举六艺立毛诗左氏春秋博
又司马迁传赞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其又翟方进传方进虽受谷梁然好左氏传天文星历 左氏则国师刘歆星历则长安令田终术师也及又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学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扶其谷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后汉书班彪传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国语独章之又延笃传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诵 典深敬焉
又郑玄传时任城令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元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注说文曰肓膈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 桓谭新论刘子政子骏伯玉三人尤珍重左氏教子孙坟孔安国尚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 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酿何休公羊传序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时加 嘲辞拔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是以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至使贾逵缘隙奋笔以为公羊可夺左氏可兴疏贾逵者即汉章帝时卫士令也言缘隙奋笔者庄颜之徒说义不足故使贾逵得缘其隙漏奋笔而夺之遂作长义四十一条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长意望夺去公羊而兴左氏矣其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 失也短释唐明皇道德经序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 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针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婉司马贞补史记序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异左氏之微 有南史之典实所以扬雄班固等咸称其有良史之才盖信乎其然也 贾邕送萧颖士赴东府诗序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吴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陆龟蒙和袭美 中言情见寄诗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乃又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 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一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当又汉书陈遵传初遵为河南太守而弟级为荆州牧 之官俱过长安富人故淮阳王外家左氏饮食作乐后司直陈崇闻之劾奏遵兄弟幸得蒙恩超等历位遵爵列侯备郡守级州牧奉使皆以举直察枉宣扬圣化为职不正身自慎始遵初除乘藩车入闾巷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卧遵知饮酒饫宴有节礼不入寡妇之门而湛酒溷肴乱男女之别轻辱爵位羞污印韨恶不可忍闻臣请皆免宜陈辅之诗话子美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烛正不 观书检阅时暂可也退之短檠二尺便且光可谓灯窗人中语  ——《骈字类编》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