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分为五太宗,江南崒嵂祝融峰。

曾丰宋代〕《望岳

方岳分为五太宗,江南崒嵂祝融峰。
中天自立如皇极,支峤相归若附庸。
湖不多浮为所镇,斗犹小退避其衡。
太高要以卑为德,七十二君休更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方岳分为五太江南崒嵂祝融

方岳(方嶽)fāng yuè
亦作“ 方岳 ”。
(1).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岳 恒山 。《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孔 传:“覲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按,《舜典》“四岳羣牧” 孔颖达 疏:“《释山》云: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晋 杜预 注:“东岳 岱 ,西岳 华 ,南岳 衡 ,北岳 恒 。”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而五载一巡狩,朝诸侯於方岳之下。”
(2).指州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 宠 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 淮南 , 吴 人惮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 宋 叶适 《风雩堂记》:“今公久於侍从,劳於方岳,退而休之,无所復羡。”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王者兼覆九州,内抚畿甸,外察方岳。”
(3).传说 尧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罢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为方岳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诗:“同榜衣冠照乡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漢語大詞典》
分为(分爲)fēn wéi
判断;断定。《北史·宋游道传》:“是时朝士皆分为 游道 不济。”  ——《漢語大詞典》
五太
宋史律历志其四明律吕相生祭天地宗庙配律阳之数曰太空育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也宫啸旨啸有五太五太者五音也 商角徵羽以配仁义礼智信  ——《骈字类编》
宗 zōng《國語辭典》

宗 [ zōng ]

  1. 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
  2. 祖先。如:「列祖列宗」、「祖宗」。
  3. 家族。《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4. 根本、主旨。《国语·晋语四》:「礼宾矜穷,礼之宗也。」《老子·第四章》:「渊兮似 万物之宗。」
  5. 派别。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 。」
  6.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7. 量词。计算交易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一宗买卖」、「数宗公文」。《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方六老爷拿手一宗一宗的指著说与他听。」
  8. 姓。如宋代有宗泽。
  1. 尊崇、效法。《诗经·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崇虽起勇力而为众所宗,然不知书数。」
  1. 同姓的。如:「宗兄」、「宗弟」。
  2. 主要的。如:「宗旨」。
江南 jiāng nán
(1).指 长江 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 汉 以前一般指今 湖北省 长江 以南部分和 湖南省 、 江西省 一带;后来多指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的南部和 浙江省 一带。《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 江 南之 梦 。”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 唐 张九龄 《感遇》诗:“ 江 南有丹橘,经冬犹緑林。”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復水是 江 南。” 周恩来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诗:“千古奇冤, 江 南一 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 南北朝 时, 南朝 与 北朝 隔 江 对峙,因称 南朝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 江南 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3). 南唐 建都 金陵 (今 南京市 ),后亦称 南唐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江南 伪主 李煜 ,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宋史·世家传三·钱俶》:“﹝ 乾祐 ﹞三年, 江南 遣其将 查文徽 攻 福州 , 俶 发兵擒 文徽 。”  ——《漢語大詞典》
崒嵂 zú lǜ
(1).高峻貌。 宋 陆游 《大寒》诗:“为山儻勿休,会见高崒嵂。” 清 李滢 《望罗浮歌》:“石楼玲瓏 员嶠 见,铁桥崒嵂青冥悬。”
(2).指高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七家岭》:“相将躋崒嵂,忽漫渡潺湲。”  ——《漢語大詞典》
祝融 zhù róng
(1).神名。 帝喾 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唐 张说 《蒲津桥赞》:“ 飞廉 煽炭, 祝融 理炉。” 清 赵翼 《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 鉤芒 与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颜师古 注:“ 祝融 ,南方神。”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 祝融 。”
(3).传说中的古帝。 汉 王符 《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 伏羲 、 神农 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据《路史》云, 祝融 葬 衡山 之阳,是以名之。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廩 腾掷堆 祝融 。” 宋 杨万里 《送刘子思往衡阳》诗:“ 洞庭 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 石廩 与 祝融 。”  ——《漢語大詞典》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