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飘飘兮流梦似随蝴蝶去,亡机荡荡兮清閒还与白鸥分。
释正觉〔宋代〕《万寿晖长老写师像求赞》
空而无痕,绵绵体之若存。
卓而莫群,恰恰用之不勤。
光明破夜月,淡泞出山云。
无得而得,不闻而闻。
少林之传默默,灵山之笑欣欣。
龙雷相送鱼烧尾,豹雾俄披虎炳文。
齐物飘飘兮流梦似随蝴蝶去,亡机荡荡兮清閒还与白鸥分。
卓而莫群,恰恰用之不勤。
光明破夜月,淡泞出山云。
无得而得,不闻而闻。
少林之传默默,灵山之笑欣欣。
龙雷相送鱼烧尾,豹雾俄披虎炳文。
齐物飘飘兮流梦似随蝴蝶去,亡机荡荡兮清閒还与白鸥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齐物(齊物)qí wù
(1). 春秋 、 战国 时 老庄 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庄子 的《齐物论》中。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 老 庄 之齐物,近嘉 阮生 之放旷。” 宋 王安石 《季子》:“昔 庄周 丧其妻,鼓盆而歌; 东门吴 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
(2).使万物生长齐整。《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漢語大詞典》
(2).使万物生长齐整。《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漢語大詞典》
飘飘(飄飄)piāo piāo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野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漢語大詞典》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野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助-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名-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 做梦:~见。
-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动-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 像:他长得~他父亲。
- 姓。
蝴蝶 hú dié
亦作“ 蝴蜨 ”。 昆虫名。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腹瘦长。吸花蜜。种类繁多。也称蛱蝶。 唐 韩偓 《士林纪实》:“ 谢 蝴蝶佳句云:‘狂随柳絮有时见,飞入梨花无处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蛱蝶》:“蝶美於鬚,蛾美於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鬚为胡也。” 明 吕潜 《上谷感怀》诗:“麒麟卧宿三川草,蝴蜨惊回八渡沟。” 清 孙枝蔚 《上巳日登见山楼》诗之三:“蜜蜂与蝴蝶,争向花圃出。” 冰心 《最后的安息》:“野花上的蝴蝶,栩栩的飞过她的头上。” ——《漢語大詞典》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亡机(亡機)wáng jī
《庄子·天地》篇载, 子贡 出游,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议他用机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胷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称抱朴守真,不存巧诈之心为“亡机”。《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导亡机之权,而功济尘刼。” 李善 注:“机,谓机心也。权,方便也。夫以机心导物,物所以机心应之。物有机心,则结累斯起。故诱以无机之智,何止功济尘刼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江 左篇製,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宋 梅尧臣 《水轮咏》:“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罌。” ——《漢語大詞典》
荡荡(蕩蕩)dàng dàng
浩大貌;空旷貌。《韩诗外传》卷二:“盪盪乎其义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汉书·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风捕景,终不可得。” 颜师古 注:“盪盪,空旷之貌也。”
(1).广大貌;博大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荡荡无边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宽广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
(3).水奔突涌流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驰騖往来。” 吕延济 注:“荡荡,流貌。”《晋书·孙绰传》:“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4).恣纵貌;无所约束貌。《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吴子·料敌》:“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旗旌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5).飘荡貎;吹拂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乙编卷六:“今枯骨朽腐……化为朽壤,荡荡游尘,岂能与生者相感,以致祸福乎?”《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荡荡,翠飘红,忽南北,忽西东。”《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逛花园》:“和风荡荡春日暖,碧桃枝头鸟声喧。”
(6).空无所有貌。《东观汉记·马援传》:“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蟣蝨无所復依。”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辞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若繫风捕影不可得。”
(7).光亮明净貌。《史记·滑稽列传》:“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潄玉亭》诗:“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闕,沉沉水精宫。” 清 龚自珍 《天琴颂》:“ 重华 在堂, 周公 在下,荡荡有日月而无风雨。” ——《漢語大詞典》
(1).广大貌;博大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荡荡无边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宽广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
(3).水奔突涌流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驰騖往来。” 吕延济 注:“荡荡,流貌。”《晋书·孙绰传》:“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4).恣纵貌;无所约束貌。《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吴子·料敌》:“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旗旌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5).飘荡貎;吹拂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乙编卷六:“今枯骨朽腐……化为朽壤,荡荡游尘,岂能与生者相感,以致祸福乎?”《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荡荡,翠飘红,忽南北,忽西东。”《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逛花园》:“和风荡荡春日暖,碧桃枝头鸟声喧。”
(6).空无所有貌。《东观汉记·马援传》:“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蟣蝨无所復依。”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辞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若繫风捕影不可得。”
(7).光亮明净貌。《史记·滑稽列传》:“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潄玉亭》诗:“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闕,沉沉水精宫。” 清 龚自珍 《天琴颂》:“ 重华 在堂, 周公 在下,荡荡有日月而无风雨。” ——《漢語大詞典》
清閒(清閒)
汉书萧望之传愿赐清閒之晏口陈灾异之意 ——《韵府拾遗 删韵》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白鸥(白鷗)bái ōu
(1).水鸟名。 唐 李白 《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宋 张耒 《望龟山》诗之一:“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 明 高启 《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
(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 刘良 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 刘良 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漢語大詞典》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動-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 量詞:➊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名-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 成分。如:「糖分」、「養分」。
-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