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去去 qù qù
(1).谓远去。 汉 苏武 《古诗》之三:“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飢形貌伤。”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君欲归人间,去去休回顾。”
(2).永别,死。 晋 陶潜 《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3).犹连说“走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去去!无可復用相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指妇叱曰:‘去去!’妇即反奔,若被鬼逐。” ——《漢語大詞典》
(2).永别,死。 晋 陶潜 《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3).犹连说“走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去去!无可復用相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指妇叱曰:‘去去!’妇即反奔,若被鬼逐。” ——《漢語大詞典》
西江 xī jiāng
(1).江名。 珠江 干流,古称 鬱水 ,在 广东省 西部,由 黔 、 鬱 、 桂 三江汇合而成。 唐 张籍 《野老歌》:“ 西江 估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
(2). 唐 人多称 长江 中下游为 西江 。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 牛渚 西江 夜,青天无片云。” 唐 元稹 《相忆泪》诗:“ 西江 流水到 江州 ,闻道分成九道流。” 唐 温庭筠 《西洲词》:“南楼登且望, 西江 广復平。艇子摇两桨,催过 石头城 。”此指 南京市 北的 长江 。
(3). 四川 锦江 的别称。《庄子·外物》:“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 成玄英 疏:“ 西江 , 蜀江 也。” 蜀江 即 锦江 。
(4). 湖北 天门河 的别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千羡万羡 西江 水,曾向 竟陵 城下来。” 竟陵 今名 天门 , 天门河 流经城西。 ——《漢語大詞典》
(2). 唐 人多称 长江 中下游为 西江 。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 牛渚 西江 夜,青天无片云。” 唐 元稹 《相忆泪》诗:“ 西江 流水到 江州 ,闻道分成九道流。” 唐 温庭筠 《西洲词》:“南楼登且望, 西江 广復平。艇子摇两桨,催过 石头城 。”此指 南京市 北的 长江 。
(3). 四川 锦江 的别称。《庄子·外物》:“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 成玄英 疏:“ 西江 , 蜀江 也。” 蜀江 即 锦江 。
(4). 湖北 天门河 的别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千羡万羡 西江 水,曾向 竟陵 城下来。” 竟陵 今名 天门 , 天门河 流经城西。 ——《漢語大詞典》
趁便 chèn biàn
顺便;乘机。《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我也要到 茅山 进香,正没有人同去,如今只得要趁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这几个僕妇之中,也有略略知道这件事的,趁便讨好。”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部第二五章:“所以,我就趁便到 段村 去了一下。” ——《漢語大詞典》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 古同“讽”,讽刺。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 姓。
◎ 古同“讽”,讽刺。
丁宁(丁寧)dīng níng
(1).古代乐器名。即钲,似钟而小。《国语·吴语》:“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尽应。” 韦昭 注:“丁寧,谓鉦也,军行鸣之,与鼓相应。”
(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
(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汉 郑玄 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 颜师古 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清 纳兰性德 《为友人赋》之五:“皑皑自许人如雪,何必丁寧繫臂纱。” 沙汀 《在祠堂里》:“‘你把风背着刮呀。’连长生涩地丁宁道。”
(4).言语恳切貌。 唐 张籍 《卧疾》诗:“童僕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顦顇,劝药语丁寧。” 元 倪瓒 《自松陵过华亭》诗:“竹西鶯语太丁寧,斜日山光澹翠屏。”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陛辞涕汍澜,密詔言丁寧。”
(5).音讯,消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诗:“永怀旧山叟,凭君寄丁寧。” ——《漢語大詞典》
(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
(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汉 郑玄 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 颜师古 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清 纳兰性德 《为友人赋》之五:“皑皑自许人如雪,何必丁寧繫臂纱。” 沙汀 《在祠堂里》:“‘你把风背着刮呀。’连长生涩地丁宁道。”
(4).言语恳切貌。 唐 张籍 《卧疾》诗:“童僕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顦顇,劝药语丁寧。” 元 倪瓒 《自松陵过华亭》诗:“竹西鶯语太丁寧,斜日山光澹翠屏。”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陛辞涕汍澜,密詔言丁寧。”
(5).音讯,消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诗:“永怀旧山叟,凭君寄丁寧。” ——《漢語大詞典》
底事 dǐ shì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漢語大詞典》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 说:细~。低~。
- 告诉:不以~人。
庞公(龐公)páng gōng
指 庞德公 。 东汉 襄阳 人。躬耕于 襄阳 岘山 之南,曾拒绝 刘表 的礼请。后隐居 鹿门山 ,采药以终。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 庞公 採药去, 莱氏 与妻行。” 明 高启 《耕》诗:“自得 庞公 计,遗安与子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