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粳但傋翁作糜,储帛才堪孙裂褓。

陆游宋代〕《自嘲

野叟身常杂佣保,茀圃荒庭自锄扫。
小儿耕养堇堇足,大儿游宦垂垂老。
朝餐未破百瓮齑,晚饷犹存两囷枣。
舂粳但傋翁作糜,储帛才堪孙裂褓。
贤愚元自一王尊,痴钝宁论万冯道。
可怜对客犹自矜,谈道能令君绝倒。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才堪

舂 chōng《國語辭典》

舂 [ chōng ]

  1. 把穀物以杵臼搗去皮殼。如:「舂藥」。《說文解字·臼部》:「舂,擣粟也。」唐·張籍〈羈旅行〉:「主人舂米為夜食,晨雞喔喔茅屋傍。」
  2. 突擊、刺擊。《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唐·白居易〈潛別離〉詩:「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1. 古代的一種刑罰。婦女犯罪時以舂米代替軍役。《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槀。」
粳 jīng/gēng《國語辭典》

粳 [ ​gēng ]

讀音
  1. 一種稻米類型。葉片較狹而短,色深綠,莖稈較矮、較堅硬。穀粒呈短圓形,內外穎上細毛多而長,米飯煮起來較軟。粳稻一般學術上稱為「日本型稻」或「中國型稻」,其米粒直鏈性澱粉含量為百分之十八至二十五。俗稱的「蓬萊米」,即屬於粳稻類型。

粳 [ ​jīng ]

語音
  1. (一)​之語音。
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1.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3.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4.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5. 尽管。如:「但说无妨」。
  1.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1. 姓。如汉代有但钦。
傋 jiǎng/gòu
傋 [ jiǎng ]
  1. 《廣韻》古項切,上講,見。
  2. 形容不高雅。
傋 [ gòu ]
  1. 《集韻》居候切,去候,見。
  2. 愚昧无知。亦作“怐愗”。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说之雖不以道,説也;及其使人也,求傋焉。”
  3. 傋霿:愚昧昏蒙。《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公 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 劉向 以爲近青祥,亦牛旤也,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
翁 wēng《國語辭典》

翁 [ wēng ]

  1. 父亲。《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参见「翁姑」、「翁婿」等条。
  3. 对男性长者的尊称。如:「老翁」、「李翁」、「渔翁」。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对男性的尊称。如:「仁翁」、「某翁」。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5. 姓。如汉代有翁伯。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糜 mí/méi《國語辭典》

糜 [ mí ]

  1. 浓稠的稀饭。汉·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水浒传·第四七回》:「那老人筛下两碗白酒,盛一碗糕糜,叫石秀吃了。」
  2.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糜信。
  1. 耗、费。唐·韩愈〈进学解〉:「犹且月费俸钱,岁糜廪粟。」
  2. 毁伤。战国燕·曲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1. 烂、腐败。如:「他的生活十分糜烂。」

糜 [ méi ]

  1. 参见「糜子 」条。
储 ( 儲 ) chǔ
储 [ chǔ ]
  1. 积蓄:~蓄。~备。~金。~放。~运。~户。~量(liàng )。~君(太子,亦称“储贰”、“储宫”、“皇储”)。
  2. 姓。
帛 bó《國語辭典》

帛 [ bó ]

  1. 丝织品的总称。如:「帛书」、「绢帛」、「帛画」。《孟子·梁惠王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 姓。如汉代有帛敞。
才堪
魏书羊深传于时沙汰即官务精才实深以才堪见留周书文帝纪才堪者则审已而当之不堪者则收短而避之  ——《韵府拾遗 覃韵》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孙 [ xùn ]
     ◎ 古同“”。
裂 liè/liě《國語辭典》

裂 [ liè ]

  1. 裁剪后剩余的布帛。《说文解字·衣部》:「裂,缯余也。」
  1. 割、撕、破。如:「破裂」、「裂开」。《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咸请补缀。」《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2. 分散。如:「分裂」、「四分五裂」。《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术道将为天下裂。」
  3. 分配、划分。《墨子·尚贤中》:「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战国策·秦策五》:「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
褓 bǎo《國語辭典》

褓 [ bǎo ]

  1. 参见「[[襁褓]]」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