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由来(由來)yóu lái
(1).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敬 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 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红楼梦》第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
(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 英 ,而先见於 美 ,有由来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主张罗马字拼音和拉丁化者两派的争执,其实并不在精密和粗疏,却在那由来,也就是目的。” ——《漢語大詞典》
(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 英 ,而先见於 美 ,有由来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主张罗马字拼音和拉丁化者两派的争执,其实并不在精密和粗疏,却在那由来,也就是目的。” ——《漢語大詞典》
能事 néng shì
(1).所能之事。《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宋书·武帝纪中》:“莫不云行雨施,能事毕举。”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上》:“古风两 汉 ,近体三 唐 ,能事毕矣。”
(2).所擅长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谋猷渊邃,术略入神,智周成败,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无宜,而口不传心,笔不尽意,造次之接,不异凡庸。”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能事不受相促迫, 王宰 始肯留真跡。”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 唐 人数百家,各有能事,非鄙朽一人所能尽测也。” 董必武 《闻延安成立怀安诗社赋四绝句》之三:“指挥能事 朱司令 ,慷慨悲歌 叶剑侯 。”又常与“极”连用。如:极其知人善任之能事。
(3).谓能任事。《管子·入国》:“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 清 钱谦益 《四川按察司佥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制》:“朕以东南多事,祸乱频仍,思得文武大略之人,以收指麾能事之效。”
(4).会办事;有本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不知老相公曾差甚么能事官员 陈州 去也不曾?” 明 王錂 《春芜记·定计》:“ 王四 兄,我一向晓得你是个能事的人,如今一件事求着你。”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以讳言有事为解事,以苟且了事为能事。” ——《漢語大詞典》
(2).所擅长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谋猷渊邃,术略入神,智周成败,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无宜,而口不传心,笔不尽意,造次之接,不异凡庸。”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能事不受相促迫, 王宰 始肯留真跡。”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 唐 人数百家,各有能事,非鄙朽一人所能尽测也。” 董必武 《闻延安成立怀安诗社赋四绝句》之三:“指挥能事 朱司令 ,慷慨悲歌 叶剑侯 。”又常与“极”连用。如:极其知人善任之能事。
(3).谓能任事。《管子·入国》:“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 清 钱谦益 《四川按察司佥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制》:“朕以东南多事,祸乱频仍,思得文武大略之人,以收指麾能事之效。”
(4).会办事;有本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不知老相公曾差甚么能事官员 陈州 去也不曾?” 明 王錂 《春芜记·定计》:“ 王四 兄,我一向晓得你是个能事的人,如今一件事求着你。”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以讳言有事为解事,以苟且了事为能事。” ——《漢語大詞典》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有主 yǒu zhǔ
(1).谓死后立有神主。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六·释大夫士庙主》:“《左传》称 孔悝 反祏。又《公羊》:‘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注义以为摄敛神主而已,不暇待祭。皆大夫有主之文,大夫以下不云尺寸,虽有主无以知其形制。”
(2).旧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孟生 ﹞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 赵树理 《登记》二:“依我看都差不多,不过那两家都有主了,如今只剩下 小飞蛾 家这一个了!” ——《漢語大詞典》
(2).旧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孟生 ﹞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 赵树理 《登记》二:“依我看都差不多,不过那两家都有主了,如今只剩下 小飞蛾 家这一个了!” ——《漢語大詞典》
杨氏(杨氏)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骈字类编》
创 ( 創 ) chuàng/chuāng
创 [ chuàng ]
- 开始,开始做:~造。~制。首~。开~。~立。~演。~议。
- 独特的:~见。~意。~举。
- 伤:~伤。~口。~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损失)。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 名誉:名~。
-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造 zào《國語辭典》
造 [ zào ]
动- 制作。如:「制造」、「酿造」、「仿造」。
- 建设、建筑。如:「建造」、「营造」、「造船」、「造屋」。
- 创建、创制。如:「创造」、「缔造」、「蔡伦造纸」。
- 虚构。如:「造谣」、「捏造」。
- 至、到达。如:「登峰造极」、「造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明日造朝。」
- 给予生命。如:「再造之恩」、「恩同再造」。
- 培养。如:「造就」、「可造之才」。
- 成就。如:「造诣」。《诗经·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 对立的两方。如诉讼时原告与被告称为「两造」。《书经·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文选·潘岳·马汧督诔》:「两造未具,储隶盖鲜。」
- 时代、时期。如:「满清末造」。《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 。」
- 术数用语。命相家称人的生辰八字为「造」。如:「坤造」、「干造」。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请问小姐贵造?」《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
- 姓。如周代有造父。
- 急遽、仓促、突然。《礼记·玉藻》:「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通「猝」。
- 开始。《书经·伊训》:「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造 [ cào ]
动- (一)5.之又音。
- 纳。《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 (一)1.之又音。
谱 ( 譜 ) pǔ
谱 [ pǔ ]
- 依照事物的类别、系统制的表册:年~。家~。食~。菜~。~系(a.家谱上的系统;b.物种变化的系统)。
- 记录音乐、棋局等的符号或图形:歌~。乐(yuè)~。棋~。画~。~号。~表。
- 编写歌谱:~曲。~写。~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