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张籍唐代〕《夜到渔家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渔家江口潮水柴扉

渔家(漁家)yú jiā
打渔为业的人家。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清 王庭魁 《春草次韵》:“远迷樵客山中路,低衬渔家竹里门。” 叶圣陶 《隔膜·阿凤》:“伊本是渔家的孩子,生出来就和入网的鱼儿睡在一个舱里。”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江口 jiāng kǒu
(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再説 巫臣 之子 巫狐庸 ,奉 晋侯 命,如 吴 见 吴王 寿梦 ,请兵伐 楚 。 寿梦 许之,使世子 诸樊 为将,治兵於 江 口。”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予卜居于 珠江 江口之 澳门 ,以医为业。”
(2). 大黄江 的别称。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东北。当 相思江 与 浔江 会合之口。  ——《漢語大詞典》
潮水 cháo shuǐ
海洋及沿海江河中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楚辞·九章·悲回风》:“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唐 元稹 《去杭州》诗:“ 上元 萧寺基址在, 杭州 潮水霜雪屯。”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七:“远远地炮声又响了……人们像潮水一般泻进了各条马路。”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柴扉 chái fēi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 清 吴伟业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