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已取贝多翻半字,
还将阳焰谕三身。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还将阳焰谕三身。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莲花(蓮花)lián huā
亦作“ 莲华 ”。
(1).即荷花。《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舟漂汎似散莲花。”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余有莲花一池,爱之如金。”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花城》1981年第6期:“莲花,是人们自古以来不厌其烦地吟咏的题材。”参见“ 荷花 ”。
(2).喻佛门的妙法。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无国土,则 阿弥陀佛 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説。”
(3).剑名。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角端在手,必无 齐 鲁 之侵;莲花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漢語大詞典》
(1).即荷花。《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舟漂汎似散莲花。”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余有莲花一池,爱之如金。”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花城》1981年第6期:“莲花,是人们自古以来不厌其烦地吟咏的题材。”参见“ 荷花 ”。
(2).喻佛门的妙法。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无国土,则 阿弥陀佛 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説。”
(3).剑名。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角端在手,必无 齐 鲁 之侵;莲花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漢語大詞典》
出水 chū shuǐ
(1).水自内出。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伊尹 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己曰:‘臼出水,疾东走。勿顾。’明旦视臼出水,即东走十里,顾其乡皆为水矣。”
(2).出自水中。 唐 白居易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诗:“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 明 李贽 《盆荷》诗:“无心出水真如画,有意凭栏笑欲然。”
(3).指战争中失利的一方,从被围困的城中或阵地突围出走。 姚雪垠 《长夜》二十:“拥挤在草棚内外的蹚将们嗡一声乱起来,开始出水。”
(4).指出去的道路。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八:“今天天气好,先去看看市面,走走道路,看看出水,好办事情。”
(5).旧指妓女脱籍从良。 ——《漢語大詞典》
(2).出自水中。 唐 白居易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诗:“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 明 李贽 《盆荷》诗:“无心出水真如画,有意凭栏笑欲然。”
(3).指战争中失利的一方,从被围困的城中或阵地突围出走。 姚雪垠 《长夜》二十:“拥挤在草棚内外的蹚将们嗡一声乱起来,开始出水。”
(4).指出去的道路。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八:“今天天气好,先去看看市面,走走道路,看看出水,好办事情。”
(5).旧指妓女脱籍从良。 ——《漢語大詞典》
地 dì/de《國語辭典》
地 [ dì ]
名- 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有时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 陆地。如:「高地」、「洼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尽其利」。
- 场所。如:「发祥地」、「目的地」、「根据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 区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台湾各地」。
- 地位、位置。如:「留余地」、「易地而处」。《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 心意、意志的领域。如:「颇有见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 本质、质地、底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 路程。如:「这里距离省城约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诗:「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 用于副词语尾。如:「忽地」、「蓦地」。
- 置于「立」、「坐」、「卧」等动词之后。相当于「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地 [ de ]
助-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后。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势渐渐地小了。」同「的 」。
无尘(無塵)wú chén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漢語大詞典》
中有 zhōng yǒu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漢語大詞典》
南宗 nán zōng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 南北宗 ”。 ——《漢語大詞典》
了义(了義)le yì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 宗密 《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