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梧月落秋夜长,孤鸾三叠传高堂。

周南宋代〕《卓文君

旷代佳人十六七,肤如凝脂发抹漆。芙蓉为脸玉为容,淡拂眉尖远山色。

夜梧月落秋夜长,孤鸾三叠传高堂。琐窗认得琴心怨,直恐韶华不得当。

瑶环潜送慇勤意,只今犹记来时事。杀身不赎父兄羞,图得岁寒成共蒂。

阳昌市里鹔鹴裘,鸾鉴相看未白头。试拈玉轸拢金拨,新声比似旧声愁。

世间恩爱何时尽,流水落花皆往恨。不愁归避茂陵人,羞逢往日临邛令。

鸳鸯并翅双飞宿,欲话衷肠歌不足。古来应有白头吟,谁念妾身今再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月落秋夜孤鸾三叠高堂

夜 yè《國語辭典》

夜 [ yè ]

  1. 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2. 姓。如汉代有夜龙。
  1. 昏暗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1. 夜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梧 wú《國語辭典》

梧 [ wú ]

  1. 参见「梧桐 」条。

梧 [ wù ]

  1. 参见「[[魁梧]]」条。
月落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元 袁士元 水仙 醉阑月落金杯侧,舞倦风翻翠袖长。  ——《骈字类编》
秋夜
唐 沈佺期 杂歌谣辞 古歌 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唐 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唐 皇甫曾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唐 王建 长门烛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唐 杜牧 寄兄弟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骈字类编》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孤鸾(孤鸞)gū luán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参见“ 孤鸞照镜 ”。
(3).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漢語大詞典》
三叠(三疊)sān dié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迭。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词》:“是夜宿於驛,梦 李白 相见於山间。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子细,忆集中无有,三诵而使之传焉。’”
(3).犹三通,三遍。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4).犹三折。指 庐山 三迭泉 。 宋 戴复古 《庐山》诗:“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庐山记》:“四围峦障欲合,泉若琼帘,从空悬布,为三叠而下。”  ——《漢語大詞典》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高堂 gāo táng
(1).高大的厅堂,大堂。《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王逸 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显。”《后汉书·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唐 郑鏦 《邯郸侠少年》诗:“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清 纳兰性德 《杂诗》之五:“鹤鸣引双雏,欲集高堂下。”
(2).借指华屋。 汉 桓谭 《新论·琴道》:“居则广厦高堂,连闥洞房。”
(3).借指朝廷。语本《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唐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4).指父母。 唐 韦应物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诗:“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明 夏完淳 《寄后张》诗:“汝为高堂不得来,我为高堂不得行。” 续范亭 《五百字诗》:“人人齐称讚,早早交公粮,可以悦妻子,可以奉高堂。”
(5).高敞。《魏书·恩倖传·赵脩》:“是年,又为 脩 广增宅,多所并兼,洞门高堂,房廡周博,崇丽拟於诸王。”
(6).复姓。 秦 有 高堂生 。见《史记·儒林列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