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余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战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
文宗有才诛克明,德宗猜忌任虑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蝟。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托胄既诛由诸史。
在位历年四十余,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佑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余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战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
文宗有才诛克明,德宗猜忌任虑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蝟。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托胄既诛由诸史。
在位历年四十余,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佑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两汉(兩漢)liǎng hàn
西汉 和 东汉 的合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两汉 京兆 河南 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 宋 陆游 《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诗:“气钟 太华 中条 秀,文在先 秦 两 汉 间。” 清 阮元 《〈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尚未起也。” ——《漢語大詞典》
相传(相傳)xiāng chuán
(1).递相传授。《墨子·号令》:“官府城下吏、卒、民皆前后、左右相传保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者, 高祖 天下,父子相传,此 汉 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 梁王 !” 宋 苏轼 《安乐山木叶如道士箓符》诗:“天师化去知何处,玉印相传世共珍。” 杨朔 《印度情思》:“这是个历代相传的节日。”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唐 杜甫 《石笋行》:“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蘚蚀尽波涛痕。”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列子庙 在 郑州 圃田,其地有小城,貌甚古,相传有 唐 李德裕 王起 题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其餘相传逸事尚多。”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 百草园 。” ——《漢語大詞典》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唐 杜甫 《石笋行》:“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蘚蚀尽波涛痕。”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列子庙 在 郑州 圃田,其地有小城,貌甚古,相传有 唐 李德裕 王起 题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其餘相传逸事尚多。”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 百草园 。” ——《漢語大詞典》
二十四 èr shí sì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又称“二十四气”,因以“二十四”作为“ 气 ”的歇后语。气,生气。《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漢語大詞典》
禅 ( 禪 ) chán/shàn
禅 [ chán ]
- 佛教指静思:坐~。参(cān)~。~心。~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宗。~定。
- 特指佛教的:~师。~杖。~林。~堂。
-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
- 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 事物更(gēng )代。
魏 wèi《國語辭典》
魏 [ wèi ]
名- 国名。战国时的一国,其故址约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后灭于秦。
- 朝代名:➊ (西元220~265)三国之一。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与蜀、吴并称三国。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及陕西中部、湖北、江苏、安徽北部等地。➋ 参见「[[后魏]]」条。
- 姓。宋代有魏文翁。
魏 [ wéi ]
形- 高大的样子。《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万,盈数也;魏,大名也。」裴骃集解引服虔曰:「魏喻巍。巍,高大也。」同「巍 」。
曹 cáo《國語辭典》
曹 [ cáo ]
名- 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 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 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
- 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丕 pī《國語辭典》
丕 [ pī ]
形- 大。《书经·大禹谟》:「嘉乃丕绩。」《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
- 遵奉、秉持。《文选·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 乃。《书经·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丕郑。
窃 ( 竊 ) qiè
窃 [ qiè ]
- 偷盗:偷~。~取。
-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夺。
- 私自,暗中:~笑。~听。
-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神器 shén qì
(1).犹言神物。《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王弼 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2).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汉书·叙传上》:“世俗见 高祖 兴於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説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神器。璽也。”《文选·左思〈魏都赋〉》:“ 刘 宗委驭,巽其神器。” 吕延济 注:“神器,帝位。”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 仇兆鳌 注引《汉书注》:“神器,政令也。”《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氏 大駡曰:‘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檄各府州县电》:“窥窃我神器,诛锄我人民。”
(3).指宝剑之类的器械。《文选·张协〈七命〉》:“神器化成,阳文阴縵。” 吕向 注:“神器,剑也。”
(4).泛指兵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兵仗局﹞即掌造刀鎗刺戟,鞭斧盔甲弓矢,各样神器。” ——《漢語大詞典》
(2).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汉书·叙传上》:“世俗见 高祖 兴於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説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神器。璽也。”《文选·左思〈魏都赋〉》:“ 刘 宗委驭,巽其神器。” 吕延济 注:“神器,帝位。”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 仇兆鳌 注引《汉书注》:“神器,政令也。”《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氏 大駡曰:‘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檄各府州县电》:“窥窃我神器,诛锄我人民。”
(3).指宝剑之类的器械。《文选·张协〈七命〉》:“神器化成,阳文阴縵。” 吕向 注:“神器,剑也。”
(4).泛指兵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兵仗局﹞即掌造刀鎗刺戟,鞭斧盔甲弓矢,各样神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