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珠采玉从吾好,秋菊春兰各自芬。
曾国藩〔清代〕《温甫读书城南寄示二首》
十年长隐南山雾,今日始为出蛐云。
事业真如移马磨,羽毛何得避鸡群。
求珠采玉从吾好,秋菊春兰各自芬。
嗟我蹉跎无一用,尘埃车马日纷纷。
事业真如移马磨,羽毛何得避鸡群。
求珠采玉从吾好,秋菊春兰各自芬。
嗟我蹉跎无一用,尘埃车马日纷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求 qiú《國語辭典》
求 [ qiú ]
動- 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求」、「探求」、「實事求是」、「緣木求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懇託、乞助。如:「求助」、「懇求」、「乞求」、「祈求」、「請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又有疾者,詣佗求療。」
- 要求。如:「苛求」、「求全責備」。《論語·微子》:「無求備於一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貪圖。《論語·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求,眼看多是與身讎。」
- 招引。《易經·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
- 姓。如漢代有求仲。
珠 zhū《國語辭典》
珠 [ zhū ]
名- 蚌壳内所生的圆形物质。当砂粒窜进蚌壳内,蚌体受到刺激,常用膜缘摩擦,而所分泌的珍珠质,就附在物体表面,渐久渐大,即形成珠。《书经·禹贡》:「泗滨浮磬,淮、夷𧏖珠暨鱼。」
- 泛称圆形的颗粒。如:「弹珠」、「眼珠」。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之二:「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
采玉
宋史乐志歌磬之名本无所出晋贺循奏置登歌簨簴采玉造小磬盖取舜庙鸣球之制 ——《分类字锦》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 「從 」的異體字。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代-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 參見「吾吾 」條。
好 hǎo/hào《國語辭典》
好 [ hǎo ]
形- 美、善,理想的。如:「好东西」、「好风景」、「花好月圆」、「好人好事」。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友爱的。如:「好朋友」、「好同学」。
- 完整的、没坏的。如:「完好如初」、「修好了。」
- 相善、彼此亲爱。如:「友好」。唐·高适〈赠别晋三处士〉诗:「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红楼梦·第二七回》:「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
- 痊愈。如:「病好了!」《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 很、非常。表示程度深。如:「好久」、「好冷」、「好笨」、「好厉害」。
- 完成、完毕。如:「交代的工作做好了。」、「稿子写好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
- 容易。如:「这事好办。」、「这问题好解决。」、「这小孩好带。」
- 以便、便于。如:「快准备行李,好早点上路。」、「请告诉我你的住处,我好去找你。」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可以、应该。如:「只好如此」、「正好试试」。《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刁迈彭屈指一算,后任明天好到,便约张太太三天回音。」
- 置于某些动词之前,表效果佳。如:「好看」、「好玩」、「好吃」、「好笑」。
- 置于数量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多或久的意思。如:「好些个」、「好几处」、「好半天」、「好一会儿」。
- 表示称赞或允许。如:「好!就这么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 表示责备或不满意的语气。如:「好!这下子事情愈来愈棘手了。」
好 [ hào ]
动- 爱、喜爱。如:「洁身自好」、「好逸恶劳」、「好学不倦」。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心中所喜爱的事。如:「投其所好」。《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旧指玉器中的孔。《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汉·郑玄·注:「好,璧孔也。」
秋菊
先秦 屈原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唐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一七九 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骈字类编》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唐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一七九 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骈字类编》
春兰(春蘭)chūn lán
植物名。兰科,多年生草本,叶丛生。春季开花者称春兰。 晋 潘岳 《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 北齐 刘昼 《新论·殊好》:“春兰秋蕙,亦众鼻之所芳也。” 唐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漢語大詞典》
各自 gè zì
(1).各人自己。《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 孟尝君 亲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一旦分别,岂不愴恨,势不得不尔,各自努力。” 唐 隐峦 《牧童》诗:“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到如今,各自托生,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二:“三姐, 阿招嫂 她们也各自搬着小椅在屋外作活。”
(2).指事物的各个自身。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为了鉴别科学论点的正确或者错误,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当然还需要一些各自的标准。”
(3).自己;独自。《红楼梦》第一一五回:“正説着,外头嚷进来説:‘这和尚撒野,各自跑进来了,众人拦他拦不住!’”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二》:“ 安娜 来解围了。她端着茶,并还把预备给孩子们吃的糖点送来奉献,我各自退进我的斗室里去了。” ——《漢語大詞典》
(2).指事物的各个自身。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为了鉴别科学论点的正确或者错误,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当然还需要一些各自的标准。”
(3).自己;独自。《红楼梦》第一一五回:“正説着,外头嚷进来説:‘这和尚撒野,各自跑进来了,众人拦他拦不住!’”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二》:“ 安娜 来解围了。她端着茶,并还把预备给孩子们吃的糖点送来奉献,我各自退进我的斗室里去了。” ——《漢語大詞典》
芬 fēn《國語辭典》
芬 [ fēn ]
名- 香气。如:「含芳吐芬」。《楚辞·屈原·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晋·傅咸〈感别赋〉:「分绸缪而日新,兰蕙含芬。」
- 借指好名声、好德性。《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晋书·卷七四·桓彝传·史臣曰》:「扬芬千载之上,沦骨九泉之下。」
- 姓。如周代有芬质。
- 隆起的样子。《管子·地员》:「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唐·尹知章·注:「芬然,壤起貌。」通「坟」。
- 众多。《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唐·颜师古·注:「芬亦谓众多。」通「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