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思亲(思親)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疚心 jiù xīn
负疚;忧心。 晋 潘岳 《秋兴赋》:“彼四慼之疚心兮,遭一涂之难忍。”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书》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浙西 灾患,若於一二年前,上下疚心,同力拯济,其劳费残弊,必不至若今之甚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十:“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 ——《漢語大詞典》
疾 jí《國語辭典》
疾 [ jí ]
名- 病。如:「隱疾」、「夙疾」、「痼疾」、「積勞成疾」。《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 痛苦。如:「民間疾苦」。《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 生病。《孟子·公孫丑下》:「昔者疾,今日癒。」
- 憂、患。《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君子之處世,疾名德之不章。」
- 憎恨。《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
- 快速、猛烈。如:「疾風知勁草」。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宋·孫光憲〈謁金門·留不得〉詞:「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 急速、猛烈。如:「疾馳」、「大聲疾呼」。《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忧 ( 憂 ) yōu
忧 [ yōu ]
-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
-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
- 指父母之丧:丁~。
庸 yōng《國語辭典》
庸 [ yōng ]
动- 需要。如:「无庸置疑」。《礼记·内则》:「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老残游记·第七回》:「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想个至良极美的法则。」
- 任用、使用。唐·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 酬谢。如:「酬庸」。《孟子·尽心上》:「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
- 平常的、普通的。如:「平庸」。《易经·乾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 愚笨、拙劣的。如:「庸医」。
- 功劳。《国语·晋语七》:「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
- 雇工。《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汉书·卷三七·栾布传》:「(彭越)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
- 姓。如战国时秦国有庸芮。
- 岂。《左传·庄公十四年》:「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汉·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 于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北史·卷九·周孝闵帝本纪》:「今踵唐、虞旧典,禅位于周,庸布告尔焉。」
庸 [ yúng ]
- (一)之又音。
自遣 zì qiǎn
发抒排遣自己的感情。 唐 元稹 《进诗状》:“自律诗百韵,至於两韵七言,或因朋友戏投,或以悲欢自遣。”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和 渊明 之诗,藉以自遣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