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
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
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
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
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民生 mín shēng
(1).民众的生计、生活。《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匱。”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 章炳麟 《訄书·商鞅》:“国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终一餔。” 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舒缓(舒緩)shū huǎn
(1).懈怠,废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乱,失在舒缓。”《后汉书·卢植传》:“此谓君政舒缓,故日食晦也。”
(2).从容;缓和。 晋 潘岳 《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帙序》:“天且益厚之,使舒缓以观餘庆,则大年遐福可契而取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 陈独秀 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竣急有差。”
(3).指行动迟慢。《北齐书·崔赡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赡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免归。”《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 怀恩 为人雄重寡言,应对舒缓,然刚决犯上。” 宋 叶适 《齐云楼》诗:“舒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4).宽松。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剥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
(5).平缓。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二)》:“倒也并不是怎么高的山,在舒缓的斜坡上走了四五里路,已经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
(2).从容;缓和。 晋 潘岳 《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帙序》:“天且益厚之,使舒缓以观餘庆,则大年遐福可契而取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 陈独秀 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竣急有差。”
(3).指行动迟慢。《北齐书·崔赡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赡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免归。”《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 怀恩 为人雄重寡言,应对舒缓,然刚决犯上。” 宋 叶适 《齐云楼》诗:“舒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4).宽松。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剥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
(5).平缓。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二)》:“倒也并不是怎么高的山,在舒缓的斜坡上走了四五里路,已经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夭 yāo《國語辭典》
夭 [ yāo ]
名- 稚嫩的动植物。《诗经·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
- 灾祸。《诗经·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速速方毂,夭夭是加。」
- 茂盛的样子。《书经·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 [ ǎo ]
名- 幼嫩的动、植物。《集韵·上声·皓韵》:「夭,少长曰夭。」《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三国吴·韦昭·注:「屮木未成曰夭。」《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众庶熙熙,施及夭胎。」唐·颜师古·注:「少长曰夭,在孕曰胎。」
夭 [ yǎo ]
形- 屈抑不伸。《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德不试,空言禄,兹谓主窳臣夭,蒙 起而白。」
- 少壮而死。如:「夭折」。《书经·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 绝命。」《文选·束晳·补亡诗》:「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 摧残。《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唐·张昌龄〈对高洁之士策〉:「山林不夭,风云以之通气。」
扎 zā/zhā/zhá《國語辭典》
扎 [ zhā ]
动- 刺。如:「扎了一针」、「在臂上扎字」。
- 绣。如:「她擅长扎花。」
- 钻入、投进。如:「扎进草丛中」、「扎到人群里」。
- 张开。《红楼梦·第四一回》:「只见刘老老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
- 广阔、宽阔。如:「扎脑门儿」、「扎肩膀」。
扎 [ zhǎ ]
动- 停止。如:「快扎住,别再胡闹了!」
扎 [ zhá ]
动- 参见「扎挣」、「挣扎」等条。
- 寒气刺骨。如:「这冰块冷得扎手。」
- 缠束、捆绑。《水浒传·第五回》:「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禅杖,出到打麦场上。」同「扎 」。
- 书信、函件。如:「信扎」、「函扎」。同「札 」。
衣冠 yī guān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 孔子 衣冠琴车书,至于 汉 二百餘年不絶。”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堂堂 táng táng
(1).形容盛大。《晏子春秋·外篇上二》:“﹝ 齐景公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尔乃丰层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 张铣 注:“堂堂,高敞貌。” 元 耶律楚材 《和孟驾之韵》:“天兵一鼓下 睢阳 ,旌旗整整阵堂堂。” 郭沫若 《访埃杂吟·金字塔》:“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
(2).形容容貌壮伟。《论语·子张》:“ 曾子 曰:‘堂堂乎 张 也,难与并为仁矣。’”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言 子张 容仪盛而於仁道薄也。”《后汉书·伏湛传》:“ 湛 容貌堂堂,国之光辉。”《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诚不若彼裙釵。”
(3).形容志气宏大。《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岳飞 《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五章:“现在我们是堂堂的革命战士,是为人民吃苦,这种苦多吃一点,就越接近胜利。”
(4).悠远;远大。 清 汪懋麟 《茶邨枉过和见投原韵》:“十年真忽忽,旧事已堂堂。”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二:“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鬱苍,雄心矞皇。”
(5).光耀;明亮。 唐 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诗:“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宋 叶适 《祭赵几道文》:“万古茫茫,去来堂堂。盈庭之哀,痛捨我觴。” 茹志鹃 《百合花》:“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 李季 《菊花石》诗:“虽说年老疾病多,枯树开花红堂堂,白天黑夜开会忙。”
(6).犹公然。 唐 薛能 《春日使府寓怀》诗之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 清 金农 《己酉除夕》诗:“客岁更难挽,堂堂去寂然。” 邵瑞彭 《北行杂诗》:“零欢断恨堂堂去,剩水残山得得来。”
(7).象声词。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庚辛》:“ 辛氏 穴池,构木为凴槛,登之者其声堂堂焉。”
(8).鱼名。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庚辛》:“ 辛氏 之鱼可名堂堂。”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物重名》:“鲤曰六六鱼、策策、堂堂( 辛氏 之鱼名)。” 清 金农 《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道禅师》诗之二:“未必岁收千百利,堂堂策策少惊呼。”
(9).乐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堂堂》 宋 郭茂倩 题解:“《乐苑》曰:‘《堂堂》,角调曲。 唐高宗 朝曲也。’……《堂堂》,本 陈后主 所作, 唐 为法曲。故 白居易 诗云‘法曲法曲歌堂堂’是也。” 唐 温庭筠 《堂堂》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漢語大詞典》
(2).形容容貌壮伟。《论语·子张》:“ 曾子 曰:‘堂堂乎 张 也,难与并为仁矣。’”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言 子张 容仪盛而於仁道薄也。”《后汉书·伏湛传》:“ 湛 容貌堂堂,国之光辉。”《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诚不若彼裙釵。”
(3).形容志气宏大。《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岳飞 《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五章:“现在我们是堂堂的革命战士,是为人民吃苦,这种苦多吃一点,就越接近胜利。”
(4).悠远;远大。 清 汪懋麟 《茶邨枉过和见投原韵》:“十年真忽忽,旧事已堂堂。”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二:“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鬱苍,雄心矞皇。”
(5).光耀;明亮。 唐 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诗:“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宋 叶适 《祭赵几道文》:“万古茫茫,去来堂堂。盈庭之哀,痛捨我觴。” 茹志鹃 《百合花》:“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 李季 《菊花石》诗:“虽说年老疾病多,枯树开花红堂堂,白天黑夜开会忙。”
(6).犹公然。 唐 薛能 《春日使府寓怀》诗之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 清 金农 《己酉除夕》诗:“客岁更难挽,堂堂去寂然。” 邵瑞彭 《北行杂诗》:“零欢断恨堂堂去,剩水残山得得来。”
(7).象声词。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庚辛》:“ 辛氏 穴池,构木为凴槛,登之者其声堂堂焉。”
(8).鱼名。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庚辛》:“ 辛氏 之鱼可名堂堂。”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物重名》:“鲤曰六六鱼、策策、堂堂( 辛氏 之鱼名)。” 清 金农 《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道禅师》诗之二:“未必岁收千百利,堂堂策策少惊呼。”
(9).乐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堂堂》 宋 郭茂倩 题解:“《乐苑》曰:‘《堂堂》,角调曲。 唐高宗 朝曲也。’……《堂堂》,本 陈后主 所作, 唐 为法曲。故 白居易 诗云‘法曲法曲歌堂堂’是也。” 唐 温庭筠 《堂堂》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漢語大詞典》
伟丈夫(偉丈夫)wěi zhàng fū
(1).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 宋 陆游 《南唐书·孙忌传论》:“ 南唐 之衰, 刘仁赡 死於封疆, 孙忌 死於奉使,皆天下伟丈夫事,虽敌讎不敢议也。”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之三:“宪宪英英伟丈夫,不将韜略学 孙 吴 。”
(2).身材魁梧的男子。《宋史·范祖禹传》:“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岳忠武明代再转世》:“入夜,役卒守之,见一伟丈夫跃出,骑白马,冉冉乘云而上。” 李大钊 《新旧思潮之激战》:“总是隐在人家的背后,想抱着那位伟丈夫的大腿。” ——《漢語大詞典》
(2).身材魁梧的男子。《宋史·范祖禹传》:“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岳忠武明代再转世》:“入夜,役卒守之,见一伟丈夫跃出,骑白马,冉冉乘云而上。” 李大钊 《新旧思潮之激战》:“总是隐在人家的背后,想抱着那位伟丈夫的大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