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应飞上青天去,吹作仙人紫玉箫。

黄镇成元代〕《郑子声飞凤朝阳图

万叶迎风舞翠翘,五云浮日丽青霄。祗应飞上青天去,吹作仙人紫玉箫。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祗应青天仙人紫玉

祗应(祗應)zhī yīng
(1).恭敬地伺候,照应。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角觝》:“但内等子设额一百二十名,内有管押人员十将各二名,上中等各五对,下等八对,剑棒手五对,餘皆额里额外,准备祗应。”《水浒传》第五八回:“客官不知,但是来寻山寨头领,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岂敢有失祗应?便当去报。”《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本处有一美丽歌妓,姓 周 ,小字 月仙 , 柳七官人 ,每召至楼上歌唱祗应。”
(2).指侍从。《宣和遗事》后集:“ 金 人遣使入城,言国主有命,於京师中,选择十八已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后宫祗应。”
(3).犹供职。 宋 范仲淹 《奏乞在京并诸道医学教授生徒》:“取医道精深高等者,方得入翰林院祗应。”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则或以工画,或以能棋,各守技业,以备祗应。”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青天 qīng tiān
(1).指天。其色蓝,故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唐 孟浩然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女媧氏 ﹞炼成三百六十五块半‘五色石’,补好了青天。”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 北平 的青天底下。”
(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 清 妖,从此穷人见青天。”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
(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见几家隣舍,一齐跑上去告道:‘相公的言语,委是青天。’”《金瓶梅词话》第十回:“正是:名标书史播千年,声振黄堂传万古。贤良方正号青天,正直清廉民父母。”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清》:“ 刘松斋 清 ,以县吏起家,著‘青天’名。” 巴金 《随想录〈小人·大人·长官〉》:“我常常想:倘使我自己不争气,是个扶不起的 阿斗 ,事事都靠 包青天 、 海青天 ,一个青天,两个青天,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漢語大詞典》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1.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2.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4.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1. 参见「鼓吹」(一)​条。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仙人 xiān rén
亦作“僊人”。
(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 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乔 者,太子 晋 也。道人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 徐市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新唐书·方技传·姜抚》:“自言通僊人不死术,隐居不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唐 道士 侯道华 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云笈七籤》卷十七:“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籙,故曰仙人。”
(2). 唐 人用以称女道士。 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 王琦 注引 胡震亨 曰:“ 玉真公主 , 睿宗 女。字 持盈 。 太极 元年出家为道士,筑观京师以居。”
(3).古代杂戏的一种。《魏书·乐志》:“﹝ 天兴 ﹞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凰、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以备百戏。”
(4). 南北朝 时 高丽 官职名。《周书·异域传上·高丽》:“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兄……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
(5).书法名称的一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  ——《漢語大詞典》
紫玉 zǐ yù
(1).紫色宝玉。古代以为祥瑞之物。《宋书·符瑞志下》:“黄银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鸟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2).传说中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小女名。亦名 小玉 。据 晋 干宝 《搜神记》载: 吴王 夫差 小女 紫玉 ,年十八,悦童子 韩重 ,欲嫁而为父所阻,气结而死。 重 游学归,吊 紫玉 墓。 玉 形现,并赠 重 明珠。 玉 托梦于王,夫人闻之,出而抱之, 玉 如烟而没。后遂用以指多情少女。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出郊而望,但见 紫玉 之烟;舞鹤还来,俱入泉台之镜。”
(3).用为女子早逝之典。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胡牀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唐 杜甫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诗:“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4).紫竹的别名。 南唐 陈陶 《题僧院紫竹》诗:“霞杯传縹叶,羽管吹紫玉。” 元 陈旅 《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鸞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5).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  ——《漢語大詞典》
箫 ( 簫 ) xiāo
箫 [ xiāo ]
  1.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2. 弓的末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