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非东蒙山中旧隐士,面目犹带河朔风尘顽。

宋濂明代〕《画山水图歌

远山刷翠宫眉弯,一江横绕罗带环。
沙矶互作犬牙入,水痕初落犹斑斑。
渔舟三两自何处,后先撑出芦花湾。
解网得鱼长尺半,沽酒踏破荒烟酸。
西南冥茫见楼阁,朱碧隐现青云端。
不知神仙何洞府,但见白道屈折蛟蛇蟠。
月明如霜夜将午,定有笙鹤来瑶坛。
松间醉坐谁氏子,羊裘棕霡逍遥冠。
岂非东蒙山中旧隐士,面目犹带河朔风尘顽。
《黄庭》懒读尚衔袖,仰视松叶秋翻翻。
我生素有山水癖,向之不觉开心颜。
恍如西上黟川滩,卧听滩水流潺湲。
又如东对仙华山,青天飞下千巑岏。
岩雪藏阴凝太素,窦泉溅沫排空寒。
便将此地穷天慳,青鞋布袜恒跻攀。
莲花五色犹未吐,昼明夜照如神丹。
人言绝顶有风穴,高入苍莽天曼曼。
天曼曼兮气盘盘,融作玉瀣从空漙。
服之龟鹤共长久,一任人寰日月双跳丸。
白台为我梳仙鬟,双成为我开琼关。
吁嗟乎!吾将终老山之间。
吁嗟乎!吾将终老山之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岂非东蒙山中旧隐面目河朔风尘

岂非(豈非)qǐ fēi
反诘用词。难道不是。《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子 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东观汉记·明帝纪》:“易鼎足象三公,岂非公卿奉职得理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 杨氏 语録以 郭子仪 不问发父塚之盗为能忘物我,伤义既甚。而今復有此论,岂非流入于异端而不觉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岂非平日讲贯藴畜者在是。”  ——《漢語大詞典》
东蒙(東蒙)dōng méng
(1). 山东省 蒙山 的别称。因在 鲁 东,故名。《论语·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 杨伯峻 注:“ 东蒙 ,即 蒙山 。” 唐 高适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诗:“前临 少昊 墟,始觉 东蒙 长。”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妖氛雾起濛濛,濛濛,昏 岱岳 ,撼 东蒙 。”
(2). 陕西省 终南山 山峰名。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 东蒙 。”《老学庵笔记》卷九:“ 东蒙 盖 终南山 峰名…… 种明 《东蒙新居诗》亦云:‘登遍 终南 峰, 东蒙 最孤秀。’”
(3).道家指 东海 仙境中的山。《云笈七籤》卷十二:“高奔日月吾上道……驾歘接生宴 东蒙 。” 张君房 注:“ 东蒙 , 东海 仙境之山也。”  ——《漢語大詞典》
山中
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唐 岑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唐 储光羲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唐 李益 上黄堆烽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唐 韩翃 宿甑山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
唐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唐 王建 题柏岩禅师影堂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
唐 许浑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 其一 酒纵山中性,诗留海上名。
唐 皮日休 寄润卿博士 尘外乡人为许掾,山中地主是茅君。
宋 太上隐者 山居书事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宋 王禹偁 放言 其一 泽畔衣裳兰作佩,山中生计竹为扉。
宋 苏轼 赠王子直秀才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元 赵孟頫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四 长廊岩 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元 吴师道 寄张子长 叱石山中寻药侣,玩云林下读书声。
元 倪瓒 送元度北游 去寻天上仙人佩,肯顾山中隐者居。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 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
明 高启 梅花六首 其一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韵府拾遗 东韵》:沈约诗山中有桂树岁暮可言归李频诗梦野在山中  ——《骈字类编》
旧隐(舊隱)jiù yǐn
(1).旧时的隐居处。 唐 项斯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诗:“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2).昔日的隐士。 唐 吴融 《萧县道中》诗:“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巖猿莫晓惊。”  ——《漢語大詞典》
士 shì《國語辭典》

士 [ shì ]

  1. 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2. 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3.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4. 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
  5. 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6. 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7. 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
  8. 兵卒。如:「士兵」、「士卒」。
  9. 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10. 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11. 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
  1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面目 miàn mù
(1).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泗州 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韩道国 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 丁西林 《一只马蜂》:“﹝ 余小姐 ﹞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汉书·王陵传》:“今 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 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云长 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3. 车轮胎:车~。外~。
  4. 区域:地~。温~。
  5. 佩戴,披挂:~孝。~剑。
  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8. 含有,呈现:~电。~伤。
  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河朔 hé shuò
(1).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传:“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众,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 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四》:“ 河 朔 淮 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
(2).见“ 河朔饮 ”。  ——《漢語大詞典》
风尘(風塵)fēng chén
(1).被风扬起的尘土。 汉 焦赣 《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远望 终南山 ,黑黝黝的。近看 渭河平原 ,苍苍茫茫,风尘弥漫。”
(2).比喻战乱;戎事。《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復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唐 李端 《代村中老人答》诗:“ 京洛 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王闿运 《陈夷务疏》:“臣窃观古今史籍所纪,及近岁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边竟风尘之忧。”参见“ 风尘之警 ”。
(3).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境界。 晋 郭璞 《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 夷 齐 。” 唐 皇甫冉 《送朱逸人》诗:“虽在风尘里, 陶潜 身自閒。” 清 王源 《刘处士墓表》:“落落摄敝衣冠,躑躅风尘中。”
(4).宦途,官场。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 宋 沈遘 《五言送刘泌归建州》:“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明 唐顺之 《题东石草堂图赠黄松江》诗:“ 松江 太守好静者,迹在风尘心在野。”
(5).尘事,平庸的世俗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治,微染风尘,便乖肃正。” 唐 戴叔伦 《赠殷亮》诗:“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6).谓行旅辛苦劳顿。《艺文类聚》卷三二引 汉 秦嘉 《与妻书》:“当涉远路,趋走风尘。” 唐 方干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诗:“风尘辞帝里,舟檝到家林。”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
(7).高风清尘。比喻品格清正崇高。《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刘良 注:“言髣髴闻其高风清尘,故此用垂颂声也。”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8).流言蜚语。《宋书·范晔传》:“以臣昔蒙 义康 接盼,又去岁羣小为臣妄生风尘,谓必嫌惧,深见劝诱。”《宋书·刘景素传》:“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鉤,张一作百,行坐欬嚏,皆生风尘。”《南齐书·谢朓传》:“遂復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詆贬朝政,疑閒亲贤。”参见“ 风尘之言 ”。
(9).指妓女。 唐 李商隐 《杂纂》:“难容:僧道对风尘笑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娟娘 纵体入怀,哽咽而言曰:‘仙人已作良媒,君勿以风尘可弃,遂捨念此苦海人!’”
(10).风月场。指以色相谋生的场所。 前蜀 王衍 《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遇一妓,本良家子,失身于风尘,才色俱妙。”《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招亮 有一亲妹 阎越英 ,见为娼妓。但求 越英 脱离风尘,早得从良。”《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见一妓女某人,本係良家,甚为可悯,弟拟拔出风尘,纳为簉室。”  ——《漢語大詞典》
顽 ( 頑 ) wán
顽 [ wán ]
  1. 愚钝:愚~。冥~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
  2.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固。~强。~敌。~症。刁~。负隅~抗。
  3. 淘气,胡闹:~皮。~童。
  4. 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