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阶将义报,殊礼以贤旌。

黄衷明代〕《奉送蒲川龚先生赴湖南左辖和姚维宁

履素频居顺,登良遂陟明。直方堪地负,廉约即天成。

气老元操简,怀虚更敛英。魏公真相器,君实足时名。

京邑因河润,春皋谢木荣。人间冬日色,蛮裔古风声。

乡井连吴会,山川控邓城。化行时伪戢,吏散道心清。

白板馀生聚,红箱减算征。崇阶将义报,殊礼以贤旌。

信节年于迈,勤功夜自程。国香迷畹亩,阳鸟渡湘衡。

璧彩归仍丽,金声扣始铮。寓言齐物理,降色察民情。

剖剧并刀发,摅贞汉水倾。总无私可恤,岂有宠能惊。

鉴彻天潢派,词森武库兵。栖迟彭泽令,经济洛阳生。

菱角新池实,莼丝晚社羹。四时如有序,桂棹五湖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崇阶义报殊礼

崇阶(崇階)chóng jiē
高位,高官。 明 李贽 《答耿司寇》:“吾谓 孔 孟 当此时若徒随行逐队,旅进旅退,以恋崇阶,则寧终身空室陋巷穷饿而不悔矣。”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生入 玉门 之关,已叨非望;新脱 龙城 之戍,便授崇阶。”  ——《漢語大詞典》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义报(义报)
潜夫论庞勋勃貂一旦见收亦立为义报况累旧乎  ——《韵府拾遗 号韵》
殊礼(殊禮)shū lǐ
(1).不同的礼制。《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緄乎!”《魏书·高闾传》:“故五帝异规而化兴,三王殊礼而致治。”
(2).特别的礼遇。《汉书·王莽传上》:“ 高皇帝 褒赏元功,相国 萧何 邑户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入殿不趋。”《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葬以殊礼,给九旒鑾輅,虎賁、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輼輬车。” 清 恽敬 《辨微论》:“﹝ 建安 ﹞十七年而加殊礼,十八年而受九锡。”  ——《漢語大詞典》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1.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4.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5.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1.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2.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5.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1.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3.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1.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3. 姓。如汉代有以彤。
贤 ( 賢 ) xián
贤 [ xián ]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2.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旌 jīng《國語辭典》

旌 [ jīng ]

  1. 一种旗杆上装饰著五彩羽毛的旗子。《说文解字·㫃部》:「旌,游车载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进士卒。」《礼记·曲礼上》:「武车绥旌,德车结旌。」唐·杜甫〈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2. 尊称他人的行踪。如:「文旌」、「行旌」。
  1. 表示、说明。《左传·定公元年》:「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旌性行以制珮兮,佩夜光与琼枝。」
  2. 表扬、表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