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古松云气湿,一溪春水雨痕深。

陈镒明代〕《游逍遥观欲至云岩不果

奉真门外逍遥观,银阙琼楼倚碧岑。万树古松云气湿,一溪春水雨痕深。

山灵久护黄金鼎,仙客閒调白玉琴。欲访云岩天已夕,杖藜他日约重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万树古松云气湿一溪春水雨痕

万树(万树)
唐 元稹 离思五首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唐 白居易 曲江有感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唐 贾岛 题鱼尊师院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二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唐 郑良士 游九鲤湖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骈字类编》
古松
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森竦讵成林于邺诗嵩阳饶古松  ——《韵府拾遗 冬韵》
云气(雲氣)yún qì
(1).云雾,雾气。《管子·水地》:“龙生於水……欲尚则凌於云气,欲下则入於深泉。”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 徐迟 《狂欢之夜》:“万顷良田伸展着,无边无际,直到氲氤的云气把地平线模糊了。”
(2).道家语。指人体内的秽浊之气。《云笈七籤》卷五三:“﹝藏形匿影之术﹞叩齿三十六通而微祝……毕,便九嚥,止;闭目,云气豁除,便服灵飞玉符。修之一年,形常隐空。”  ——《漢語大詞典》
湿 ( 濕 ) shī
湿 [ shī ]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一溪
唐 胡曾 咏史诗 武陵溪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唐 杜荀鹤 访蔡融因题 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
唐 王贞白 云居长老 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唐 陆龟蒙 紫溪翁歌 一溪之石,其居平也席,吾劳以息。
唐 陈陶 竹十一首 其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唐 翁承赞 题景祥院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唐 栖白 送王鍊师归嵩岳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宋 杨万里 初夏三绝句 其三 只道一溪无十里,为谁百屈更千盘。
宋 陆游 初春欲散步畏寒而归 一溪水浅梅枝瘦,四野云酣雪意骄。
宋 方岳 次韵閒中 老子只凭双脚健,梅花相对一溪寒。
金 李俊民 吴神 箫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金 段继昌 一溪 一溪流水走青蛇,春在江边渔父家。
元 华幼武 题阳山顾碧溪诗卷 一溪春水连天碧,肯著孤舟载月分。
宋 方回 残春感事十首 其四 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
元 宋无 山中 半岭松声樵客分,一溪春草鹿成群。
元 张翥 浮山道中 一溪春水浮黄颊,满树暄风叫画眉。  ——《骈字类编》
春水 chūn shuǐ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漢語大詞典》
雨痕 yǔ hén
雨点打在细砂、泥或粘土上形成的小浅坑,有时保留在沉积岩的层面上  ——《整理自网络》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