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扶衰淹病榻,喜君惜别到文房。
永宁山水接江阳,毓秀钟灵岁月长。五色丝毫争炫烂,三株琼树共芬芳。
卿云影里芝泥紫,瑞日光中蕊榜黄。老我扶衰淹病榻,喜君惜别到文房。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老我 lǎo wǒ
老人的自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风轩月榭。”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信守郑舜举蔗庵韵》词:“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金 李纯甫 《送李经》诗:“髯 张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盘秋空。怒如怪兽拔枯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漢語大詞典》
扶 fú《國語辭典》
扶 [ fú ]
动- 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如:「扶老携幼」、「搀扶」。《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三国演义·第五○回》:「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
- 帮助、辅佐。如:「济弱扶贫」。《战国策·宋卫策》:「若扶梁伐赵,以害赵国,则寡人不忍也。」《水浒传·第六三回》:「天地咸扶,鬼神共佑。」
- 倚、仗。《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
- 护送。如:「扶灵」。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 循、沿。三国魏·曹植〈仙人篇〉:「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姓。如汉代有扶嘉。
衰 shuāi/cuī《國語辭典》
衰 [ shuāi ]
動- 減退、由強盛而微弱。《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比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禮記·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
- 閩南方言。義同祟。指倒楣,運氣差。如:「今天真衰,無緣無故碰了個大釘子。」
衰 [ cuī ]
名- 用粗麻布做成的毛邊喪服。《禮記·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為母,括髮以麻,免而以布,齊衰惡笄以終喪。」
- 依一定的等級層遞而降。《管子·小匡》:「相地而衰其政,則民不移矣。」
淹病 yān bìng
(1).久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晋 ,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也。”
(2).久病。 汉 枚乘 《七发》:“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嬖,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懣、酲醲病酒之徒哉!” ——《漢語大詞典》
(2).久病。 汉 枚乘 《七发》:“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嬖,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懣、酲醲病酒之徒哉!” ——《漢語大詞典》
榻 tà《國語辭典》
榻 [ tà ]
名- 狭长的矮床。如:「籐榻」、「软榻」。《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移我瑠璃榻,出置前窗下。」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動-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 姓。如元代有喜同。
-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动-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文房 wén fáng
(1).官府掌管文书之处。《梁书·江革传》:“此段 雍府 妙选英材,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 赵知礼 、 蔡景歷 属 陈武 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 宋 齐 之初 傅亮 、 王俭 之职。”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
(2).书房。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 史君 与其父 孝绰 字 逸老 ,皆有能书名,故文房所蓄,多臻妙美。”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订成一书·或先约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 中国 木刻史上一大纪念耳。”
(3).“ 文房四寳 ”的省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不免将文房画具整理起来。”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十场:“校尉:是![跪捧文房。]”参见“ 文房四寳 ”。 ——《漢語大詞典》
(2).书房。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 史君 与其父 孝绰 字 逸老 ,皆有能书名,故文房所蓄,多臻妙美。”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订成一书·或先约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 中国 木刻史上一大纪念耳。”
(3).“ 文房四寳 ”的省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不免将文房画具整理起来。”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十场:“校尉:是![跪捧文房。]”参见“ 文房四寳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