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养龟传息,扶行鹤类形。

苏泂宋代〕《得句

存养龟传息,扶行鹤类形。
题诗窗纸白,住舍竹林青。
食淡神偏爽,眠稀梦亦灵。
从来知守分,真个胜看经。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存养扶行

存养(存養)cún yǎng
(1).存心养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宋 陆游 《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尝一日用力於存养,则凡今之人,醉梦於利欲之中,直无所欺而反得慊,无所恶而反遂其志矣。”
(2).抚恤;抚养。《六韬·盈虚》:“存养天下鰥寡孤独,賑赡祸亡之家。”《新唐书·马周传》:“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明史·太祖纪二》:“詔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  ——《漢語大詞典》
龟 ( 龜 ) guī/jūn/qiū
龟 [ guī ]
  1.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2. 詈词。(➊讥称其妻有外遇的人。➋旧时开设妓院的男子。)
龟 [ jūn ]
  1. 同“皲”。
龟 [ qiū ]
  1. 〔~兹()〕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息 xī《國語辭典》

息 [ xí ]

  1. 呼吸时出入的气。如:「窒息」、「奄奄一息」、「一息尚存」。《聊斋志异·卷七·青娥》:「略闻香息,心愿窃慰。」
  2. 子女、儿子。如:「子息」。《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弱息仅存,亦为庶产。」
  3. 利钱。如:「利息」、「月息」、「年息」。《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
  4. 音讯、音信。如:「消息」、「信息」。
  5. 赘肉。《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邪气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通「瘜」。
  6. 姓。如明代有息隆泰。
  1. 呼吸、喘气。《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2. 休憩、放松身心。如:「歇息」、「休息」。《孟子·梁惠王下》:「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3. 停止、消失。如:「止息」、「息怒」、「川流不息」。《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4. 繁殖、滋长。《荀子·大略》:「有国之君,不息牛羊。」《战国策·齐策四》:「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扶行 fú xíng
扶杖而行;搀扶而行。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漢語大詞典》
鹤 ( 鶴 ) hè
鹤 [ hè ]
  1.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立。~发()。~寿。~驾。~长凫短。
类 ( 類 ) lèi
类 [ lèi ]
  1.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
  2. 相似,好像:~似。~同。
形 xíng《國語辭典》

形 [ xíng ]

  1. 實體、身體。如:「有形」、「無形」、「形影不離」。《呂氏春秋·先識覽·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2. 樣子、樣貌。如:「圓形」、「形象」、「形態」、「形容」。《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3. 狀況。如:「情形」。
  4. 地勢。如:「地形」、「形勢」。《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之險。」
  1. 表現、顯現。如:「喜形於色」、「形之於外」。《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2. 構成、變成。《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
  3. 描寫。如:「形容」、「難以形於筆墨」。
  4. 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