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质不须仍倚树,老来无柰许多香。

苏泂宋代〕《花月二首

月边那复有炎光,望月疏花意已凉。
吴质不须仍倚树,老来无柰许多香。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质不须老来无柰许多

吴质(吴質)wú zhì
(1).即月中之神 吴刚 。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 吴刚 字 质 ,謫月中砍桂。” 元 吴师道 《中秋次同院人韵》:“终宵倚树怜 吴质 ,何处登楼觅 庾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倚树思 吴质 ,吟诗忆 许棠 。”详“ 吴刚 ”。
(2). 三国 魏 人,以文名重于时。 文帝 为太子时,与之过从甚密。见《三国志》本传。 唐 许敬宗 《为司徒赵国公谢皇太子寄诗笺》:“ 无忌 幸从 神武 ,愧乏 王粲 之才;忝降斯文,益深 吴质 之恋。”  ——《漢語大詞典》
不须(不須)bù xū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漢語大詞典》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倚 yǐ《國語辭典》

倚 [ yǐ ]

  1.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2.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3.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4.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老来(老來)lǎo lái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炳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漢語大詞典》
无柰(無柰)wú nài
见“ 无奈 ”。  ——《漢語大詞典》
许多(許多)xǔ duō
(1).如此之多;如此之大。《隋书·裴蕴传》:“ 藴 奏曰:‘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只恐 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大伯子许多年纪,如今説亲,説什么人是得?”
(2).多少;若干。《西游记》第九一回:“ 唐僧 道:‘贵府至 灵山 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 灵山 ,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何太监 道:‘他要许多价值儿?’”《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县主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许多?’客人道:‘五十两。’”
(3).很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唐太守 ﹞连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澹了许多。”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她思想缜密,描写细腻,比其他的同学,高出许多。”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家中人既走了不少,忽然显得空阔许多。”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