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搜奇特根窠底,妙简团栾树子匀。

杨万里宋代〕《东园新种桃李,结子成阴,喜而赋之

桃李今春胜去春,添新换旧却重新。冥搜奇特根窠底,妙简团栾树子匀。

移处带花非差事,登时著子亦娱人。坡云十载方成荫,未解诚斋别有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冥搜奇特妙简团栾树子

冥搜 míng sōu
(1).尽力寻找,搜集。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餘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癩头蟆猝然跃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龄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曲:“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积想,务期周遍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
奇特 qí tè
不寻常,特别。《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今復若能杀彼师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李郎 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极人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栀子》:“梔子花无甚奇特。”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四:“ 桂林 和 阳朔 的山水(认真说,只能是山)的确很奇特。”  ——《漢語大詞典》
根 gēn《國語辭典》

根 [ gēn ]

  1. 植物茎干长在土里的部分,具有固定、吸收或贮藏水分、养分的功能。如:「落叶归根」。三国魏·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唐·李白〈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流波思其旧浦,落叶坠于本根。」
  2. 物体的基部、下部。如:「耳根」、「牙根」。唐·白居易〈早春〉诗:「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3. 事物的本源。如:「祸根」、「病根」、「追根究底」。唐·独孤及〈梦远游赋〉:「止水不波,浮云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4. 事物的存底。如:「票根」、「存根」。
  5. 量词。计算细长形物体的单位。如:「一根棍子」、「三根筷子」。
  6. 姓。如周代有根牟子。
  1. 深植。《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1. 澈底的。如:「根绝」、「根除」。
窠 kē《國語辭典》

窠 [ kē ]

  1. 鸟、兽、虫类等栖息的巢穴。汉·王充《论衡·辨祟》:「能行之物,死伤病困,小大相害,或人捕取,以给口腹,非作窠穿穴有所触,东西行徙有所犯也。」《文选·左思·蜀都赋》:「穴宅奇兽,窠宿异禽。」
  2. 人的居室。宋·辛弃疾〈鹧鸪天·抛却山中诗酒窠〉词:「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原是祖父的窠巢,谁承望子孙不肖,剔腾了。」
  3. 量词。计算植物的单位。五代十国南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词:「帘外芭蕉 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宋·苏轼〈答子勉〉诗三首之三:「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摧拍大梅歌。」通「棵」。
底 dǐ/de《國語辭典》

底 [ dǐ ]

  1. 器物或物體的最下部分。如:「鞋底」、「碗底」、「海底」、「井底」。
  2. 根源、底細。如:「謎底」、「揭底」、「摸底兒」、「尋根究底」。
  3. 末了、盡頭。如:「年底」、「月底」。
  4. 草稿、原本。如:「草底」、「存底」、「留個底兒」。
  5. 基本組成部分。如:「班底」、「紅底金字」。
  1. 到達。如:「終底於成」、「無所底極」。
  1. 何?什麼。表疑問。如:「干卿底事?」宋·蘇軾〈謝人見和前篇〉詩二首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底 [ de ]

  1. 結構助詞。用在名詞或代名詞後面,表示所有的意思。如:「我底書」、「他底筆」。同「的 」。
妙简(妙簡)miào jiǎn
精选。《后汉书·儒林传序》:“时 樊準 、 徐防 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於是制詔公卿妙简其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设官建辅,妙简邦良。”  ——《漢語大詞典》
团栾(團欒)tuán luán
(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
(2).圆貌。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
(3).指圆月。 宋 林逋 《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4).借指月光。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
(5).团聚。 唐 孟郊 《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 元 张养浩 《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无涯。” 明 王韦 《玉漏迟》词:“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欒。”
(6).环绕貌。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见寄》:“有情碧嶂团欒绕,无数朱楼縹緲临。”
(7).团子。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团欒﹞,糰子。”  ——《漢語大詞典》
树子(樹子)shù zǐ
(1).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公羊传·僖公三年》:“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何休 注:“无易本正当立之子。”《穀梁传·僖公九年》:“毋易树子。” 范宁 注:“树子,嫡子。”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子》:“诸侯之嫡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
(2).即树。《晋书·孙绰传》:“﹝ 绰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 宋 杨万里 《题韩亭韩木》诗之二:“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 韩 。”  ——《漢語大詞典》
匀 ( 勻 ) yún《國語辭典》
  1. 「勻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