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荻阴(荻阴)
南北朝 萧纲 大同十年十月戊寅诗 荻阴连水气,山峰添月寒。 ——《骈字类编》
连 ( 連 ) lián
连 [ lián ]
-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
-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 联合:外~东吴。
-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
- 姓。
-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 同“链”,铅矿。
水气(水氣)shuǐ qì
(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意林》卷五引 汉 任奕 《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
(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隄。”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
(3).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贤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
(4).指水肿。《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肿重”注:“咳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咳喘,谓之水气。”《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鱧鱼……主除水气、面大肿及五痔。” ——《漢語大詞典》
(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隄。”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
(3).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贤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
(4).指水肿。《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肿重”注:“咳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咳喘,谓之水气。”《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鱧鱼……主除水气、面大肿及五痔。” ——《漢語大詞典》
山峰 shān fēng
山的尖顶
山的突出的尖顶 ——《漢語大詞典》
山的突出的尖顶 ——《漢語大詞典》
添 tiān《國語辭典》
添 [ tiān ]
动- 增加。如:「添饭」、「增添」、「添件衣服」。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红楼梦·第四○回》:「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筷来。」
月寒
唐 韦应物 杂曲歌辞 上皇三台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 月寒空阶曙,幽梦綵云生。
唐 方干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 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
元 王恽 西湖 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閒。 ——《骈字类编》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 月寒空阶曙,幽梦綵云生。
唐 方干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 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
元 王恽 西湖 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閒。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