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者养之,以至于充。

苏轼宋代〕《稼说送张琥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养之以至

虚 ( 虛 ) xū
虚 [ xū ]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
  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
  3. 内心怯懦:做贼心~。
  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5. 抽象的:~词。
  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8. 同“墟”,大丘。
  9. 同“圩”,集市。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养之(养之)
礼记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老子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当
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
昌其身耶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诗志一气自随养之塞天地  ——《骈字类编》
以至 yǐ zhì
亦作“ 以至于 ”。亦作“ 以至於 ”。
(1).连词。犹言直至,直到。表示在时间、程度、范围、数量上的延伸。《左传·昭公十六年》:“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盖人之所以陷于祸败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妄行,不知理义故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古者妇人屨与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妇,制度质采,咸有等差,不得踰僭。”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如:生产效率提高几倍以至十几倍。
(2).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德宗 时, 杨炎 、 卢杞 为宰相,皆奸邪用事,树立朋党,以至天子播迁,宗社几覆。”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黎族人民对革命的忠诚,以及对建设山区的远大理想,激励着我,以至于使我忘记了山路的艰险。”  ——《漢語大詞典》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充 chōng《國語辭典》

充 [ chōng ]

  1. 填滿、裝滿。如:「充電」。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2. 代理、擔任。如:「權充」、「充當家庭教師」。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3. 假冒。如:「冒充」、「打腫臉充胖子」。
  1. 姓。如戰國時有充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