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奸发策自其手,亟使国步臻安全。
少陵自叹休问天,高歌杜曲希陶潜。
两翁洁身如清涟,流行坎止停则渊。
不肯相邀事趣走,相望异世俱称贤。
又如双鹤立表表,长庚共月相辉皎。
人言两翁皆大才,颇恨当时用之小。
太微别垣环紫宸,台符烱烱光太清。
天心爱君见于世,生贤赉弼何其诚。
那知局促多辕下,诡辔窃御夸覂驾。
怀哉朝秣玉山禾,徐趋可刷幽并夜。
我闻此马如翔鸾,不比群蛙私复官。
驯辕妥策服黄道,御舆君子何其安。
岂其力称称以德,谷量谩富驴骡特。
乃知市骏等抡材,毕竟多贤重王国。
汤君谓我祖有传,非独中选如张钱。
诛奸发策自其手,亟使国步臻安全。
忠言信与纷纷别,大启君公扶帝业。
退然宁肯自贤功,锡马无心昼三接。
青编自有声飞英,笑唾当年石季伦。
高风盛节位不称,独抱此志虚经纶。
君言济志非无策,太息神臯犹异域。
会令桂梅一冰天,却镌浯颂燕然石。
吾侬琐碎如棘荆,听君忠愤犹含情。
可怜有志不得展,三叹先我金昆兄。
人生万事皆前定,试听沧浪清濁咏。
晋陶唐杜等诗穷,怊怅文章不如命。
祝君我有心殷勤,天降时雨山川云。
古来臯伊今在庭,食芹有美须献君。
两翁洁身如清涟,流行坎止停则渊。
不肯相邀事趣走,相望异世俱称贤。
又如双鹤立表表,长庚共月相辉皎。
人言两翁皆大才,颇恨当时用之小。
太微别垣环紫宸,台符烱烱光太清。
天心爱君见于世,生贤赉弼何其诚。
那知局促多辕下,诡辔窃御夸覂驾。
怀哉朝秣玉山禾,徐趋可刷幽并夜。
我闻此马如翔鸾,不比群蛙私复官。
驯辕妥策服黄道,御舆君子何其安。
岂其力称称以德,谷量谩富驴骡特。
乃知市骏等抡材,毕竟多贤重王国。
汤君谓我祖有传,非独中选如张钱。
诛奸发策自其手,亟使国步臻安全。
忠言信与纷纷别,大启君公扶帝业。
退然宁肯自贤功,锡马无心昼三接。
青编自有声飞英,笑唾当年石季伦。
高风盛节位不称,独抱此志虚经纶。
君言济志非无策,太息神臯犹异域。
会令桂梅一冰天,却镌浯颂燕然石。
吾侬琐碎如棘荆,听君忠愤犹含情。
可怜有志不得展,三叹先我金昆兄。
人生万事皆前定,试听沧浪清濁咏。
晋陶唐杜等诗穷,怊怅文章不如命。
祝君我有心殷勤,天降时雨山川云。
古来臯伊今在庭,食芹有美须献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诛 ( 誅 ) zhū
诛 [ zhū ]
-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灭。~锄。~戮。伏~。
- 责罚:~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笔伐。
- 责求:~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奸 ( 姦 ) jiān《國語辭典》
奸 [ jiān ]
動- 干犯、冒犯。《左傳·襄公十四年》:「君制其國,臣敢奸之。」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敢或失職,以奸大刑。」
- 求見、求取。《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漢書·卷八一·孔光傳》:「以為章主之過,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
- 姦淫。如:「奸淫」、「奸汙」。同「姦 」。
- 陰險狡猾的。如:「奸計」、「奸商」、「奸雄」、「老奸巨滑」。
- 勾結敵人,出賣國家民族的人。如:「內奸」、「漢奸」、「為國除奸」。
- 違法的事。如:「作奸犯科」。
发策(發策)fā cè
(1).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弘 置 朔方 之便。发十策, 弘 不得一。” 颜师古 注:“言其利害十条, 弘 无以应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主文者侍中 刘霄 ,故 辽 官,降於 金 ,愤 宋 助伐 金 ,发策,问 宋上皇 无道, 少帝 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詆毁。”
(2).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
(3).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軫之域,去而復来, 汉 必再受命,福归有德。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太卜、太祝,共居宫府之中,铸言必坚,发策尤秘,敷陈古往之训,调剂穷变之局,世説有本,取信自徵。” ——《漢語大詞典》
(2).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
(3).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軫之域,去而復来, 汉 必再受命,福归有德。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太卜、太祝,共居宫府之中,铸言必坚,发策尤秘,敷陈古往之训,调剂穷变之局,世説有本,取信自徵。”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代-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助-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助-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手 shǒu《國語辭典》
手 [ shǒu ]
名- 人体的上肢。如:「右手」、「手脑并用」。
- 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如:「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 做事的人。如:「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 技能、本领。如:「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 作法。如:「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手写的。如:「手谕」、「手书」、「手抄」。
- 与手有关的。如:「手杖」、「手榴弹」。
-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如:「手册」。
亟 jí/qì《國語辭典》
亟 [ jí ]
副- 紧急、急切。如:「亟待解决」、「需款孔亟」、「亟望甘霖」。《战国策·齐策三》:「可以令楚王亟入下东国。」唐·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亟 [ qì ]
副- 屡次、每每。《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
使 shǐ《國語辭典》
使 [ shǐ ]
动- 命令、派遣。《左传·桓公五年》:「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水浒传·第八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绝根本。」
- 让、以致于。《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役用、役使。《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晋·范宁〈为豫章临发上疏〉:「古之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二日休停。」
- 可、行、做。如:「使不得」。《红楼梦·第九六回》:「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如要看全,也不过一百多钱,倘若租看,亦使得。」
- 用。《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至少也得几百块钱,少了不够使的。」
- 放纵、放任。如:「使性子」。
- 出使。《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奉命到外国执行任务或留驻的外交长官。如:「大使」、「公使」。
- 假设、如果。《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汉·王充《论衡·祀义》:「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尽。」
使 [ shì ]
名- (一)、
- 之又音。
国步(國步)guó bù
(1).国家的命运。步,时运。《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毛 传:“步,行;频,急也。” 高亨 注:“国步,犹国运。”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王室多故,国步方蹇。” 清 黄景仁 《三忠祠》诗:“太息同声悲国步,萧条异代识宗臣。”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庸得以目前国步之崎嶇,猥自沮丧哉!”
(2).指国土。 唐 高适 《古大梁行》:“军营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五千里。” ——《漢語大詞典》
(2).指国土。 唐 高适 《古大梁行》:“军营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五千里。” ——《漢語大詞典》
臻 zhēn《國語辭典》
臻 [ zhēn ]
动- 至、及、达到。如:「臻于完美」。《周礼·冬官考工记·𣓨氏》:「时文思索,允臻其极。」
安全 ān quán
(1).平安,无危险。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恙。”《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亲信,於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三折:“你那铺谋定计枉徒然,我救的这十七国诸侯得安全。” 巴金 《军长的心》一:“他衣服都烧起来了,他还忍住痛把老大娘放到安全的地方,才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2).保护;保全。《晋书·慕容垂载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 长乐公 ,使尽众赴京师,然后脩復国家之业,与 秦 永为邻好。”《南史·陈纪下·后主》:“ 隋文帝 以 陈 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安全之。” 宋 苏轼 《徐州谢上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畀付善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张氏 抱子 仁玉 逃依母氏得免其难,虽脱巨害,向非外祖 张温 保养安全,其何以有今乎。” ——《漢語大詞典》
(2).保护;保全。《晋书·慕容垂载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 长乐公 ,使尽众赴京师,然后脩復国家之业,与 秦 永为邻好。”《南史·陈纪下·后主》:“ 隋文帝 以 陈 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安全之。” 宋 苏轼 《徐州谢上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畀付善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张氏 抱子 仁玉 逃依母氏得免其难,虽脱巨害,向非外祖 张温 保养安全,其何以有今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