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月当联棘,王庭合簉鵷。

廖行之宋代〕《为老人寿苏盐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二天公覆盖,六印气雄浑。
美玉蓝田裔,洪河积石源。
人材钟盛世,候伯萃高门。
龙集天津尾,杓携井络坤。
策加三卦候,蓂改四朝昏。
兆梦熊罴喜,仪庭鸑鷟鶱。
崧高真气宇,佛祖是心原。
标准仪中外,才猷剸剧烦。
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
忠力宣僚寀,勋庸简帝阍。
皇华分使节,风采动輶轩。
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
融融流叶气,蔼蔼载谣言。
望洽青毡旧,荣须锡马蕃。
金瓯披姓字,芝诏下天垣。
卿月当联棘,王庭合簉鵷。
蓬壶开寿域,斗柄楫芳樽。
蟠实来仙木,松膏出老根。
祝公千岁寿,带砺见调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卿月王庭

卿月 qīng yuè
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语出《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 孔 传:“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 孔颖达 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惟餘卿月在,留向 杜陵 悬。”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浦起龙 心解:“卿月昇,恩命起召也。”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怀亡友璞函》诗:“即今奏凯十五年,卿月崇班已屡迁。”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联 ( 聯 ) lián
联 [ lián ]
  1. 连结,结合:~合。~结。~系。~络。~盟。~邦。~袂。~名。~想。~姻。~营。珠~璧合。
  2. 对偶的语句:对~。挽~。楹~。上~。下~。
  3.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棘 jí《國語辭典》

棘 [ jí ]

  1. 植物名。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干高三公尺余。变种形态与枣相似,唯枝具刺。果实较少,呈长圆形或近于圆形,暗红色,味酸,核先端钝,核仁可入药。也称为「酸枣」。
  2. 武器名。长柄,顶端有直刃,两旁各具横刀,可直刺或横击的兵器。《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晋·杜预·注:「棘,戟也。」通「戟」。
  3. 姓。如春秋时卫国有棘子成。
  1. 刺。参见「棘手 」条。
王庭 wáng tíng
(1).朝廷。《易·夬》:“扬于王庭。” 孔颖达 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汉书·王莽传中》:“拜爵王庭,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政从亡矣。”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纳忠王庭,名鏤钟鼎。”
(2).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君长设幕立朝的地方。《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李陵 ﹞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 李善 注:“单于所居之处,号曰王庭。”《汉书·匈奴传上》:“是后 匈奴 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明 梁辰鱼 《念奴娇序·拟出塞》套曲:“曾有擒虏王庭;还有杀敌 居胥 ,战无不胜,竹帛丹青。”  ——《漢語大詞典》
合 hé/gě《國語辭典》

合 [ hé ]

  1. 關閉、合攏。如:「他笑得合不上嘴。」《說文解字·亼部》:「合,合口也。」《戰國策·燕策二》:「蚌合而拑其喙。」
  2. 會、聚。如:「集合」、「聚合」、「悲歡離合」。《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 交媾、交配。如:「交合」。《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4. 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5. 相符、不違背。如:「合法」、「合身」、「合格」、「合意」。
  6. 調和、配製。《聊齋志異·卷一○·葛巾》:「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
  7. 交戰、交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漢·王充《論衡·福虛》:「今宋楚相攻,兩軍未合。」
  8. 折算。如:「一公斤合二點二磅。」
  1. 配偶。如:「天作之合」。
  2. 盛放物品的器皿。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通「盒」。
  3. 量詞。計算交手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鬥經三合,不見輸贏。」
  4. 姓。如春秋時宋國有合左師。
  1. 全部的、整個的。如:「合族」、「合家歡」。
  2. 和諧、融洽。如:「百年好合」。《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 共同、一起。如:「合抱」、「合圍」、「合唱」、「合編」。
  2. 應該。如:「這件公事理合呈請報備。」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合 [ gě ]

  1.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也稱為「公合」。
簉 zào《國語辭典》

簉 [ zào ]

  1. 副的、附属的。如:「簉室」。

簉 [ ​chòu ]

  1. (一)​之又音。
鵷 yuān《國語辭典》

鹓 [ yuān ]

  1. 参见「鹓雏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