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

李曾伯宋代〕《水龙吟·西风涤尽炎歊

西风涤尽炎歊,连朝更值天无雨。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篸无数。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谁谓阴山骄虏。去年冬、敢侵吾土。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

哀哀 āi āi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漢語大詞典》
鸿雁(鴻鴈)hóng yàn
亦作“ 鸿雁 ”。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鴈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归》诗:“人随鸿鴈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
(2).《诗·小雅·鸿雁序》:“《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蒲松龄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杨伦 《流丐行》:“流亡尽復业,鸿雁期安栖。”
(3).《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鴈,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
(4).比喻兄弟。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礼记》‘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鶺鴒’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  ——《漢語大詞典》
一番 yī fān
(1).一回;一次;一阵。《诗·小雅·车攻》“射夫既同” 唐 孔颖达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鸿》诗:“只道一番新雨过,谁知双袖倚楼寒。”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你一番价探望哥哥,吃的来醺醺醉。”《西游记》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揑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顽固到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就要开大会,‘促’他一番。”
(2).一种;一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癸卯妖书》:“但其所倾陷者,别是一番人耳。” 许地山 《命命鸟》:“她自经过这一场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变化。对于婚姻别有一番见解。”
(3).一张;一片。《新唐书·藩镇传·王鎔》:“况继奉天子詔和解,能无一番纸坠北路乎?”  ——《漢語大詞典》
荡析(蕩析)dàng xī
(1).动荡离散。《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 晋 氏不纲,关河荡析。”《新唐书·朱敬则传》:“时赋歛繁重,民多荡析。” 李大钊 《大哀篇》:“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引申为消灭;毁灭。 唐 杜甫 《北征》诗:“姦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漢語大詞典》
幸逢
白居易诗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韵府拾遗 冬韵》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黍 shǔ《國語辭典》

黍 [ shǔ ]

  1. 植物名。禾本科稷属,一年生草本。叶细长而尖,有粗毛,平行脉。果实呈淡黄白色,带黏性。宜于大暑时植于旱田。
  2. 古代的一种酒器。《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汉·高诱·注:「酒器受三升曰黍。」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