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下流慈煦远,万方歌舞戴明君。

夏竦宋代〕《御阁春帖子

九门和气冲鱼鑰,层宙祥飚起鹤云。
王泽下流慈煦远,万方歌舞戴明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泽下流万方歌舞明君

王泽(王澤)wáng zé
君王的德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盟会要》:“赏善诛恶而王泽洽。” 唐 白居易 《得乙上封请永不用赦判》:“刑乃天威,赦惟王泽。” 宋 梅尧臣 《和王尚书花木瓜》:“復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漢語大詞典》
下流 xià liú
(1).河流的下游。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 金焦 属下流。” 郁达夫 《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 扬子江 的下流还要辽阔。”
(2).指子孙,后辈。《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 茂 为 聊城王 ,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 万歷 之季。”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论语·子张》:“ 紂 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 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5).微贱。《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6).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 承天寺 去。”《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7).下品;劣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 金陵 ,戒其门人曰:‘诗须学 韩 、 苏 大家,一读 温 、 李 ,便终身入下流矣。’”
(8).卑鄙,龌龊。《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9).向下流逝。《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 白居易 《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漢語大詞典》
慈 cí《國語辭典》

慈 [ cí ]

  1. 愛憐。《史記·卷四·周本紀》:「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
  1. 父母對子女的愛稱為「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2. 深篤的愛。《左傳·莊公二十七年》:「夫禮樂慈愛,戰所畜也。」唐·孔穎達·正義:「慈謂愛之深也。」《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
  3. 稱謂。用以尊稱母親。如:「令慈」、「家慈」。
  4. 吸鐵。如:「慈石」。通「磁」。
  5. 姓。如漢代有慈仁。
煦 xù《國語辭典》

煦 [ xǔ ]

  1. 温暖、温润。如:「和煦」、「煦日初升」。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一·室庐》:「蕴隆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
  1. 恩惠。唐·玄宗〈诫励宗室诏〉:「堂姪余庆,承煦绍宗。」宋·欧阳修〈丰乐亭记〉: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1. 眼睛转动。《孔子家语·卷六·本命》:「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万方(萬方)wàn fāng
(1).万邦;各方诸侯。《书·汤诰》:“王归自克 夏 ,至于 亳 ,诞告万方。”
(2).引申指天下各地;全国各地。《汉书·张安世传》:“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 唐 杜甫 《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宋 王安石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乐章》:“有奕明堂,万方时会。” 清 李渔 《奈何天·攅羊》:“看扫靖烽烟,万方寧静。”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鷄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
(3).多方面;多种多样。《文选·宋玉〈高唐赋〉》:“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 李周翰 注:“思万方之事,忧国之利害。”《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一似老夫堪笑死,万方口业拙谋生。”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 赵三 ﹞足翘细笋,腰折迴风,尤觉颠掉纤柔,具有万方仪态。” 徐迟 《井冈山记》七:“它们举止雍容,仪态万方。”
(4).多种方法。《史记·周本纪》:“ 褒姒 不好笑, 幽王 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宣王 既与 亮 对 渭 而陈, 亮 设诱譎万方, 宣王 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5).指用多种方法(对待)。 明 高攀龙 《答史玉池书》:“吾辈若透却名利关,人安能轩輊我?纵毁我、誉我、万方我,只消不见不闻,便都了却。”
(6).万官。《国语·郑语》:“出千品,具万方。” 韦昭 注:“五物之官,陪属万位,谓之万方。”  ——《漢語大詞典》
歌舞 gē wǔ
(1).歌唱和舞蹈。《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郑玄 笺:“虽无其德,我与女用是歌舞相乐,喜之至也。”《新唐书·西域传上·于阗》:“人喜歌舞,工纺绩。” 宋 林升 《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鲁迅 《集外集·赠日本歌人》:“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2).谓且歌且舞予以颂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陈氏 之施,民歌舞之矣。”  ——《漢語大詞典》
戴 dài《國語辭典》

戴 [ dài ]

  1. 把东西附加在头、面、胸、臂等处。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镜」。
  2. 以头顶著。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3. 拥护、推崇。如:「爱戴」、「拥戴」。《文选·张衡·东京赋》:「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1. 姓。如汉代有戴德、戴圣,治《礼记》传世,世称为「大戴」、「小戴」。
明君 míng jūn
(1).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 汉 耻,持此报明君。”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去奢尚俭,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乐史 《绿珠传》:“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