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辨乐宁妨醉,裴度谕兵不废吟。

魏野宋代〕《谢呈寇相公召宴

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
周瑜辨乐宁妨醉,裴度谕兵不废吟。
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
野人每喜陪樽俎,三入唯愁阻访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周瑜

周瑜 zhōu yú
(175—210) 中国三国时吴国名将。庐江舒(今安徽舒城)人。字公瑾。208年曹操占荆州后,统水陆两军数十万,试图南下,一举击灭东吴。瑜与鲁肃审时度势,指出曹操冒险用兵四患,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  ——《整理自网络》
辨 biàn《國語辭典》

辨 [ biàn ]

  1. 分别、判别。如:「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 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2. 争论是非曲直。《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辩」。
  1. 文体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也作「辩」。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1.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妨 fáng《國語辭典》

      妨 [ fáng ]

      1. 损害、阻碍。如:「妨害」、「妨碍」。《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唐·韩愈〈落齿〉诗:「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妨 [ ​fāng ]

      1. 何妨的妨的又音。
      醉 zuì《國語辭典》

      醉 [ zuì ]

      1. 饮酒过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2. 沉迷、迷恋。如:「沉醉」、「心醉」、「陶醉」。
      1. 喝酒过多而神志模糊的样子。如:「醉汉」、「烂醉如泥」。
      2. 用酒浸渍的。如:「醉虾」、「醉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
      裴 péi《國語辭典》

      裴 [ péi ]

      1. 形容衣服很长。《说文解字·衣部》:「裴,长衣貌。」
      1. 犹豫不决。通「徘」。参见「裴回 」条。
      1. 姓。如晋朝有裴楷,唐朝有裴度。
      度 dù/duó《國語辭典》

      度 [ dù ]

      1. 表示物质的相关性质所达到的状况。如:「长度」、「硬度」、「湿度」、「密度」、「酸度」。
      2. 法制、规范。如:「制度」、「法度」。《文选·扬雄·长杨赋》:「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
      3. 标准。如:「尺度」、「限度」。《国语·周语下》:「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4. 人的器量、胸怀。如:「器度」。《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 外表、仪态。如:「风度」、「态度」。《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生因窃往。扣其关,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谦喜承迎,仪度皆洁。」
      6. 量词:➊ ​ 计算依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如:「耗电三百度」、「今天气温高达摄氏三十六度。」➋ ​ 计算次数的单位。如:「再度光临」。《北史·卷四○·李彪传》:「彪前后六度衔命。」
      7. 数学上指:➊ ​ 计算圆弧及角的单位。圆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为弧的一度;一度的弧所对的中心角,为角度的一度。➋ ​ 物体的长、宽、高。如:「三度空间」。
      8. 姓。如汉代有度尚。
      1. 过、经历。如:「度日如年」、「光阴虚度」。
      2. 由此岸到彼岸。《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同「渡 」。
      3. 通过、跨越。《史记·卷九四·田儋传》:「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全唐诗·卷二五三·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同「渡 」。

      度 [ duò ]

      1. 考虑、推测。如:「审度」、「揣度」。《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 测量。如:「量度」。汉·文帝〈议佐百姓诏〉:「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
      谕 ( 諭 ) yù
      谕 [ yù ]
      1.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手~。~旨。晓~。
      2. 明白,古同“”,明白,理解。
      3. 古同“”,比方。
      兵 bīng《國語辭典》

      兵 [ bīng ]

      1. 武器。如:「秣马厉兵」、「短兵相接」。《说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汉·郑玄·注:「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战士、军队。如:「调兵遣将」、「按兵不动」、「精兵政策」。《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
      3. 军事、战争,或有关于军事、战争的事情。如:「纸上谈兵」、「谈笑用兵」。《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文选·钟会·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新野。」
      4. 专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如:「炮兵」、「骑兵」、「步兵」、「号兵」、「传 令兵」。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废 ( 廢 ) fèi
      废 [ fèi ]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
      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
      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1.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2.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3.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4.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5.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1.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