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长似梦,家计尽萧然。

寇准宋代〕《辇下书怀

身名长似梦,家计尽萧然。
旅宦游梁苑,归心满渭川。
郊原秋变色,桑柘晚生烟。
愿得长闲去,何妨老一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身名家计萧然

身名 shēn míng
(1).身体和名誉。《列子·说符》:“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坟土未乾,而身名并灭。”
(2).声誉;名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身名竟谁辩,图史终磨灭。”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身名便慵墯,日高犹睡緑窗中。”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智识也长了,见闻也广了,学问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进步了。”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2. 做梦:~见。
  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家计(家計)jiā jì
(1).关于家事的打算,引申为家庭事务。《韩非子·难言》:“閎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世说新语·方正》“ 武帝 语 和嶠 曰”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齐王 当出藩,而 王济 諫请无数,又累遣 常山主 与妇 长广公主 共入稽顙,陈乞留之。 世祖 甚恚,谓 王戎 曰:‘我兄弟至亲,今出 齐王 ,自朕家计,而 甄德 、 王济 ,连遣妇入来,生哭人邪? 济 等尚尔,况餘者乎?’”
(2).家庭生计。《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丰 前后仕歷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唐 岑参 《赠酒泉韩太守》诗:“太守有能政,遥闻如古人。俸钱尽供客,家计亦清贫。” 明 高明 《琵琶记·勉食姑嫜》:“奴家自从丈夫去后,顿遭飢荒,衣衫首饰,尽皆典卖,家计萧然。”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依我说,不能一概而论,家计不好,人好,大部分也不至于吃苦。”
(3).家产,家财。《朱子全书》卷三:“如人一家中,合有许多家计,也须常点认过。若不如此,被外人驀然捉将去也不知。”《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本有万金家计,就是子孙辈连年送的生日礼物,也有好几千,怎么刚出来得这两日,便回去没有饭吃了?” 清 孙枝蔚 《新嫁娘》诗之三:“三朝拜亲戚,引妾出前庭。不用论家计,郎能学六经。”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你知道你的家计比我知道的清楚,没钱不用想念书,找事作比什么也强。”
(4).犹言各自独立安排筹划。《朱子语类》卷一○三:“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须如此做家计。”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开禧二年)》二:“故臣欲经营濒 淮 沿 汉 诸郡,各做家计,牢实自守。” 宋 叶适 《故通直郎清流知县何君墓志铭》:“须家计牢实,彼必不可以进而后我可以不退。且盟约久定矣,必彼先破坏而后我徐应之。”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萧然(蕭然)xiāo rán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