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绿竹 lǜ zhú
菉草与萹竹。《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緑,王芻也;竹,萹竹也。” 陈奂 传疏:“《唐本草》旧註云:‘藎草,俗名菉蓐草。《尔雅》所谓王芻者也。’……竹,《尔雅》亦作竹,传云萹竹,《尔雅》作萹蓄。”按,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一物, 宋 朱熹 《诗集传》从之,训为绿色之竹。 ——《漢語大詞典》
影参(影参)
陆游诗瘦影参危坐 ——《韵府拾遗 覃韵》
差 chà/chā/chāi/cī《國語辭典》
差 [ chā ]
名- 缺失、錯誤。如:「誤差」、「出差錯」。
- 區別、不同。《荀子·榮辱》:「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
- 數學上指兩數相減所得的數。如:「三減一的差是二。」
- 失誤、不當。《明史·卷二五一·徐光啟傳》:「臣聞曆久必差,宜及時修正。」
- 因比較而產生區別。如:「他們彼此的說法差異很大。」
- 尚、略、還。如:「差強人意」。
差 [ chāi ]
動- 派遣。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縛戎人〉:「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於鶻。」《水滸傳·第五五回》:「出師之日,我自差官來點視。」
- 選擇。《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文選·宋玉·高唐賦》:「王將欲往見,必先齋戒,差時擇日。」
- 受派遣去做事的人。如:「欽差」、「信差」。
- 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紅樓夢·第六○回》:「寶玉房中的丫鬟差輕人多。」
差 [ chà ]
形- 不好。如:「成績差」、「他的文章太差了。」
- 欠缺、短少。如:「差十分就八點鐘了。」
- (一)之語音。
差 [ cī ]
形- 不整齊、不齊一。如:「參差」、「差互」。
- 分別、區分。《荀子·大略》:「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而已。」《元史·卷七二·呂思誠傳》:「差民戶為三等,均其徭役。」
- 等級。《孟子·滕文公上》:「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差 [ cuō ]
動- 搓磨、搓洗。《禮記·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漢·鄭玄·注:「差,淅也。」唐·孔穎達·正義:「差是差摩,故云淅。」
差 [ chài ]
動- 病癒。《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華佗傳》:「操積苦頭風眩,佗針,隨手而差。」唐·元稹〈蟆子詩·序〉:「故齧人成瘡,秋夏不愈,膏楸葉而傅之,則差。」通「瘥」。
葳蕤 wēi ruí
(1).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南朝 梁 江洪 《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摇颺葳蕤,与时推移。”
(2).羽毛饰物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繆绕玉绥。” 颜师古 注:“葳蕤,羽饰貌。” 南朝 梁 沈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宋 沈遘 《赠李审言》诗:“使节葳蕤出 汉 宫,我方受瑞守 江 东。”
(3).华美貌;艳丽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文选·左思〈蜀都赋〉》:“敷蘂葳蕤,落英飘颻。” 张铣 注:“葳蕤,花鲜好貌。”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胡服何葳蕤,僊僊登綺墀。”
(4).柔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縲絏苦争,喜锦衾之可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年十六,孤处无依,欲求人家兰玉而伉儷之。”
(5).萎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胡广 曰:“葳蕤,委顿也。”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休得葳蕤低揭,心愁意慵。” 清 忧患馀生 《邻女语》:“我的父亲何等激昂,难道我就是这样的葳蕤不成?”
(6).据《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引《录异传·刘照》载: 建安 中 河间 太守 刘照 妇亡,后太守梦见一妇人,往就之,又遗一双锁,太守不能名,妇曰:“此萎蕤锁也。以金缕相连,屈伸在人,实珍物。吾方当去,故以相别,慎无告人!”“萎蕤”亦写作“葳蕤”。后因以“葳蕤”借指锁。 唐 韩翃 《江南曲》:“春楼不闭葳蕤锁,緑水回通宛转桥。”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葳蕤重叠琐深宫,扫除近侍飞龙。”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急启葳蕤,而已空诸所有。”
(7).古代一种首饰。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步摇﹞往时男女皆可饰,男冠如曲缨葳蕤之类。” 唐 鲍溶 《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珮身。”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作语》:“印紱相鲜金错落,珮环交映玉葳蕤。”
(8).草名。即萎蕤。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 江 浙 中呼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萎蕤》:“按 黄公绍 《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鬚,如冠缨下垂之緌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緌,皆像葳蕤,是矣。”参见“ 萎蕤 ”。 ——《漢語大詞典》
(2).羽毛饰物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繆绕玉绥。” 颜师古 注:“葳蕤,羽饰貌。” 南朝 梁 沈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宋 沈遘 《赠李审言》诗:“使节葳蕤出 汉 宫,我方受瑞守 江 东。”
(3).华美貌;艳丽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文选·左思〈蜀都赋〉》:“敷蘂葳蕤,落英飘颻。” 张铣 注:“葳蕤,花鲜好貌。”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胡服何葳蕤,僊僊登綺墀。”
(4).柔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縲絏苦争,喜锦衾之可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年十六,孤处无依,欲求人家兰玉而伉儷之。”
(5).萎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胡广 曰:“葳蕤,委顿也。”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休得葳蕤低揭,心愁意慵。” 清 忧患馀生 《邻女语》:“我的父亲何等激昂,难道我就是这样的葳蕤不成?”
(6).据《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引《录异传·刘照》载: 建安 中 河间 太守 刘照 妇亡,后太守梦见一妇人,往就之,又遗一双锁,太守不能名,妇曰:“此萎蕤锁也。以金缕相连,屈伸在人,实珍物。吾方当去,故以相别,慎无告人!”“萎蕤”亦写作“葳蕤”。后因以“葳蕤”借指锁。 唐 韩翃 《江南曲》:“春楼不闭葳蕤锁,緑水回通宛转桥。”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葳蕤重叠琐深宫,扫除近侍飞龙。”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急启葳蕤,而已空诸所有。”
(7).古代一种首饰。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步摇﹞往时男女皆可饰,男冠如曲缨葳蕤之类。” 唐 鲍溶 《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珮身。”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作语》:“印紱相鲜金错落,珮环交映玉葳蕤。”
(8).草名。即萎蕤。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 江 浙 中呼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萎蕤》:“按 黄公绍 《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鬚,如冠缨下垂之緌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緌,皆像葳蕤,是矣。”参见“ 萎蕤 ”。 ——《漢語大詞典》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 车轮胎:车~。外~。
- 区域:地~。温~。
- 佩戴,披挂:~孝。~剑。
-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 含有,呈现:~电。~伤。
-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曲池 qǔ chí
(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灵枢经·本输》:“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2).曲折回绕的水池。《楚辞·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王逸 注:“下临曲水清池。”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緑未成。”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 何其芳 《忆昔》诗之二:“万里寒江滩石吼,几杯旨酒曲池浮。”
(3). 春秋 鲁国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 杞侯 、 莒子 ,盟子 曲池 。” 杜预 注:“ 曲池 , 鲁 地。” ——《漢語大詞典》
(2).曲折回绕的水池。《楚辞·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王逸 注:“下临曲水清池。”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緑未成。”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 何其芳 《忆昔》诗之二:“万里寒江滩石吼,几杯旨酒曲池浮。”
(3). 春秋 鲁国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 杞侯 、 莒子 ,盟子 曲池 。” 杜预 注:“ 曲池 , 鲁 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