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赤壁 chì bì
(1).山名。指 汉献帝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 孙权 与 刘备 联军大破 曹操 军队处。在今 湖北 武昌 西 赤矶山 ,与 汉阳 南 纱帽山 隔 江 相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今 纱帽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昔 周瑜 与 黄盖 诈 魏武 大军处所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 武昌 赤壁 弔 周郎 , 寒溪 西山 寻漫浪。”一说,谓 湖北 蒲圻 西之 赤壁山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 赤壁山 在县( 蒲圻县 )西一百二十里,北临 大江 ,其北岸即 乌林 ,与 赤壁 相对。即 周瑜 用 黄盖 计,焚 曹公 舟船败走处。故 诸葛亮 论 曹公 危於 乌林 是也。”
(2).即 赤鼻矶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辰时,过 赤壁 ,洎 黄州 临皋亭 下。 赤壁 ,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巉巖之境, 东坡 词赋微夸焉。”参见“ 赤鼻磯 ”。 ——《漢語大詞典》
(2).即 赤鼻矶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辰时,过 赤壁 ,洎 黄州 临皋亭 下。 赤壁 ,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巉巖之境, 东坡 词赋微夸焉。”参见“ 赤鼻磯 ”。 ——《漢語大詞典》
江声(江声)
唐 张乔 送友人及第归江南 秋期却闲坐,林下听江声。
唐 罗隐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骈字类编》
唐 罗隐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骈字类编》
乌林(烏林)wū lín
(1).地名。在 湖北省 嘉鱼县 西,位于 长江 北岸。 赤壁 之战, 周瑜 曾破 曹 兵于此。后以 乌林 指此战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岁又与 周瑜 、 程普 等西破 曹公 於 乌林 ,围 曹仁 於 南郡 。”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 官渡 厠一卒, 乌林 预艰阻。”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饶公郑常墓志铭》:“ 洛城 逆战,壮於 白马 之兵; 河桥 解围,勇於 乌林 之策。”
(2). 吴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是时 吴 亦使 韦昭 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为《乌林》。言 魏武 既破 荆州 ,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权 命将 周瑜 逆击之於 乌林 ,而破走也。” ——《漢語大詞典》
(2). 吴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是时 吴 亦使 韦昭 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为《乌林》。言 魏武 既破 荆州 ,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权 命将 周瑜 逆击之於 乌林 ,而破走也。” ——《漢語大詞典》
战地(戰地)zhàn dì
两军交战的地方或接近交战的区域。《孙子·虚实》:“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 夏口 常为战地,多暴露骸骨, 秀 於 黄鹤楼 下祭而埋之。” 唐 杨凝 《送客东归》诗:“君向古 营州 ,边风战地愁。”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二》:“大家都习惯了战地为家。” ——《漢語大詞典》
楚南 chǔ nán
南 楚 。因 楚 在中原之南,故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瞻彼前修,有懿文德。声昭 楚 南,采动 梁 北。” ——《漢語大詞典》
形胜(形勝)xíng shèng
(1).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周书·齐炀王宪传》:“初,平 蜀 之后, 太祖 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
(2).指险要之地。《魏书·杨侃传》:“ 白捺 小城,本非形胜。”《明史·太祖纪一》:“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 秦 陇 据天下之上游,佔西北之形胜。”
(3).谓山川壮美。《魏书·冯亮传》:“ 世宗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 僧暹 、 河南 尹 甄琛 等,周视 崧高 形胜之处,遂造 闲居 佛寺。” 唐 高适 《观宓子贱神祠碑》诗:“形胜驻羣目,坚贞指苍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埌》:“ 吴塘山 滨临 太湖 ,两峰夹峙,为吾 锡 形胜之地。” 陈毅 《广东》诗:“ 百粤 自来形胜地,人民建设更生光。”
(4).指山川壮美之地。《旧唐书·司马承祯传》:“ 玄宗 令 承禎 於 王屋山 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焉。”
(5).谓利用有利的形势制胜。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漢語大詞典》
(2).指险要之地。《魏书·杨侃传》:“ 白捺 小城,本非形胜。”《明史·太祖纪一》:“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 秦 陇 据天下之上游,佔西北之形胜。”
(3).谓山川壮美。《魏书·冯亮传》:“ 世宗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 僧暹 、 河南 尹 甄琛 等,周视 崧高 形胜之处,遂造 闲居 佛寺。” 唐 高适 《观宓子贱神祠碑》诗:“形胜驻羣目,坚贞指苍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埌》:“ 吴塘山 滨临 太湖 ,两峰夹峙,为吾 锡 形胜之地。” 陈毅 《广东》诗:“ 百粤 自来形胜地,人民建设更生光。”
(4).指山川壮美之地。《旧唐书·司马承祯传》:“ 玄宗 令 承禎 於 王屋山 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焉。”
(5).谓利用有利的形势制胜。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漢語大詞典》
依稀 yī xī
亦作“ 依希 ”。亦作“ 依俙 ”。
(1).隐约;不清晰。 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採菱歌,彷彿含嚬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而 晋 末篇章,依希其旨。” 宋 梅尧臣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题句犹存,而淡墨依稀,若将磨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稀。”
(2).相像;类似。《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 ,卿等依俙元、凯。”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於 韩 ,或肖於 柳 ,或依稀於 元 白 ,或髣髴於 李 杜 。”
(3).少许;微少。 唐 黄滔 《祭陈先辈》:“谨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诚,愿冥符於肹蠁,申永诀於幽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他是收集‘小摆设’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 ——《漢語大詞典》
(1).隐约;不清晰。 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採菱歌,彷彿含嚬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而 晋 末篇章,依希其旨。” 宋 梅尧臣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题句犹存,而淡墨依稀,若将磨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稀。”
(2).相像;类似。《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 ,卿等依俙元、凯。”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於 韩 ,或肖於 柳 ,或依稀於 元 白 ,或髣髴於 李 杜 。”
(3).少许;微少。 唐 黄滔 《祭陈先辈》:“谨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诚,愿冥符於肹蠁,申永诀於幽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他是收集‘小摆设’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 ——《漢語大詞典》
记得(記得)jì de
想得起来;未忘。 晋 无名氏 《休洗红》诗之一:“休洗红,洗多红色澹;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宋 刘挚 《双桥》诗:“记得扁舟緑杨岸,画栏朱柱对蓬牕。” 明 高明 《琵琶记·文场选士》:“天地玄黄,略记得三两行,才学无些子,只是赌命强。”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我记得那天回转家里时,家中人问及一切,竟对我亲切的笑了许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