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消渴太史腐,宇宙何人策高步。

胡应麟明代〕《白榆歌别司马汪公归婺中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光辉烂绛阙,照灼青云衢。

白榆花开银汉傍,千枝万叶垂琳琅。干拥西池翳若木,根盘东旭凌扶桑。

何来太乙精,骑龙游八荒。折花戏阊阖,竦身朝紫皇。

帝命携青童,下界聊徜徉。时维乙酉岁,元会呈嘉祥。

长虹百道飞紫阳,胃娄奎壁交寒芒。巍然名世降空谷,九州四海垂文章。

文园消渴太史腐,宇宙何人策高步。千秋再起司马公,鼎足中原共驰骛。

司马当年年甫髫,食牛吞虎心雄豪。试宰乌伤动当宁,立驱五马行春郊。

蕞尔倭酋躏中国,流血膏原胔横隰。九重拊髀思长城,大开幕府罗群英。

馀皇乱蹴沧海上,只手尽补天南倾。伟哉司马文且武,左挈夔龙右方虎。

琅琊兄弟中颉颃,一字凭陵斗今古。如椽大笔流风霆,落落迥与元化并。

差肩檀孟走公谷,扬班十辈无留行。馀事为诗歌,格力尤矫绝。

宵驰历下军,神交大梁侠。棱嶒健骨摩苍霄,烨如威凤升岧峣。

有时掉臂浣花宅,杜陵野夫不得骄。岳岳龙门并真宰,却向溪头问兰茝。

怜才意气贯金石,下士声名亘湖海。胡生双刺怀十年,姓名磨灭甘尘烟。

参差一泛洞庭棹,极目练水心茫然。山阴乍夜雪三丈,立呼舴艋来新安。

新安山水何奇哉,巨石林立高厓摧。奔流溅沫望不极,恍若吕梁悬水三十仞。

庐山之瀑,滟滪之流,砰訇触怒争喧豗。长年捩舵不遑息,转入危滩势逾急。

穷幽历阻到梁下,翘首天都倚绝壁。天都去天不盈尺,云门隐隐云气入。

两袖乘天风,苍茫踏云中。举头见太函,疑是轩辕宫。

轩辕不肯谒,却谒司马公。公也倒屣出,一笑心神融。

中厨饾丰膳,炰鳖羞黄熊。玄谈叩无始,高论探鸿濛。

醉中吐豪气,四坐惊元龙。不知天河落盏底,但见蓬莱旭日荏苒悬城东。

城东陌上春风来,十里五里桃花开。飘然蓝舆扪崔嵬,红霞纷纷落绿苔。

明眸皓齿临高台,恍如瓢笠行天台。吴生曼声振林木,谢生悬河笥充腹。

美人临邛得王四,豪士扶风见汪六。曲江观涛病色扬,龙山落帽饶清狂。

山公倒著接䍦坐,相看一一俱高阳。定瓷博山焚妙香,蒲萄之酿琥珀光。

大叫酣眠竹林下,下视六合天茫茫。大白频挥不知数,斗酒宁论百篇富。

文章乍可穹壤齐,富贵真如草头露。拂衣东望生离愁,我欲东归公苦留,为君且解青貂裘。

山灵入梦幽思发,单车竟作齐云游。齐云巀嶪天尽头,何年赤县开神州。

蹊回谷转划然一窍透混沌,香炉紫烟缭绕五城十二昆崙丘。

憩公无量阁,宿公文昌楼。羽人跨白鹿,道士骑青牛。

五老岩岩立霞际,环佩高翔隔尘世。三姑亭亭若可招,蕙裳罗带长飘摇。

回瞻巨碣峙寥廓,科斗虫鱼籀文剥。云是元封封禅碑,帝遣神书镇名岳。

朝辞白岳下,暮宿岩市溪。如花六七辈,秉烛相招携。

华灯荧荧夹明月,笳鼓煌煌众星列。忽看紫气屯关门,走卒儿童竞欢悦。

曳杖扶天孙,徘徊登幔亭。周遭列岩岫,綵绘飞银屏。

观者盈道傍,叹息难具陈。有如武夷君,挥手辞世人。

幔亭登乍毕,还寻上池室。浮筏溯空明扬帆,弄春碧沙棠为楫。

绣幕悬金罂,玉瓶置我前。百壶荡漾如流泉,翠眉蝉鬓纷婵娟。

觞行乐奏雷电作,回桡转向濠梁泊。清沙锦石俨可数,细雨斜风亦不恶。

李姬拂袖拥高浪,赵女褰裙映林薄。漫忆岑郎吟渼陂,欲效陈思赋河洛。

昏黑归来兴逾逸,玳瑁芙蓉众宾集。红牙按拍催鸾笙,紫笋攒箫和龙笛。

痛饮淋漓将至石,主人留髡向西席。吁嗟乎今晨何晨夕何夕,人生快意差已极。

乐极悲来将奈何,登山临水哀情多,倚风老泪双滂沱。

公为我楚舞,我为公越歌。丰城两神物,会合长蹉跎。

眼前岁月东逝波,青青柳色明关河。明发牵衣强余住,咫尺芳洲断春树。

欲行不行行且留,未忍匆匆别公去。公不见琅琊布衣十日饮,琅琊之人渺何处。

当时太白配残月,此日中流仅孤柱。何如片鹢飞严陵,生刍泂酌浇吴城。

白玉之楼缥缈孤悬大罗上,弇州之山五彩之鸟,八翼四足仰天矫首而长鸣。

定知精爽为公下,辎軿杂沓来秋冥。旁观客有骑羊者,彷佛生平共杯斝。

如渑之酒迹已陈,此臂宁堪少年把。俯仰乾坤但公在,磊落肝肠为公写。

已从孔祢申末契,底事桓文论兴谢。愿作灵光千万年,白首同公白榆社。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园消渴太史宇宙高步

文园消渴(文園消渴)wén yuán xiāo kě
见“ 文园渴 ”。  ——《漢語大詞典》
太史 tài shǐ
(1).官名。 西周 、 春秋 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 秦 汉 曰太史令, 汉 属太常,掌天时星历。 魏 晋 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 隋 改称太史监, 唐 改为太史局, 宋 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 元 改称太史院。 明 清 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 汉 末有 太史慈 。见《三国志》本传。  ——《漢語大詞典》
腐 fǔ《國語辭典》

腐 [ fǔ ]

  1. 烂的、坏的。如:「腐草」、「腐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2. 迂阔不开通的。如:「腐见」、「迂腐」。《史记·卷九一·黥布传》:「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
  3. 豆腐制的。如:「腐皮」、「腐乳」。
  1. 朽烂、臭败。《吕氏春秋·季春纪·数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 宫刑。《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2. 朽烂败坏的东西。《晋书·卷四九·阮籍等传·史臣曰》:「舐痔兼车,鸣鸢吞腐。」
  3. 豆腐。《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腐乃淮南所为。」
宇宙 yǔ zhòu
(1).屋檐和栋梁。《淮南子·览冥训》:“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於宇宙之间。” 高诱 注:“宇,屋簷也;宙,栋梁也。”
(2).天地。《庄子·让王》:“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 高诱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唐 韩愈 《苦寒》诗:“凶飈搅宇宙,鋩刃甚割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豫章 之诗,包含欲无外,搜抉欲无祕,体製通古今,思致极幽眇,贯穿驰骋,工夫精到,虽未极古之源委,而其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诡也。” 清 黄遵宪 《杂感》诗:“茫茫宇宙间,万事等儿戏。” 茅盾 《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宇宙的大风暴。”
(3).犹言天下,国家。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唐 王度 《古镜记》:“﹝ 苏宾 ﹞谓 勣 曰:‘……今宇宙丧乱,他乡未必可止。’”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臣则怕连累了 霍光 老幼,这厮每必反喒 刘 朝宇宙。这的是未来事微臣早参透。”
(4).犹时代。 明 李东阳 《书东莱先生手稿后》:“其前有 朱崇 者,自称为 宋 遗民,幸生於三、四十年之前,得以讲明诸老之学,因叹后生者视 咸淳 又隔一宇宙。”
(5).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6).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策 cè《國語辭典》

策 [ cè ]

  1. 馬鞭。《左傳·文公十三年》:「乃行繞朝贈之以策。」《文選·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2. 枴扙。《淮南子·墬形》:「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3. 蓍草稱為「策」。《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宋·王安石〈禮樂論〉:「是故天之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也。」
  4. 計謀。如:「獻策」、「束手無策」。《戰國策·秦策一》:「臣出必故之楚,以順王與儀之策,而明臣之楚與不也。」
  5. 古代以竹簡記事然後連編成策。《孟子·盡心下》:「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通「冊」。
  6. 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畫為主。漢·武帝〈詔賢良〉:「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
  7. 永字八法之一,為斜書向上之一筆。
  8. 姓。如明代有策敏。
  1. 鞭打、驅使。如:「策馬前進」。《楚辭·宋玉·九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2. 督促、勉勵。南朝齊·蕭子良〈與孔中丞稚珪書〉:「孜孜策勵,良在於斯。」《宋史·卷四三四·葉適傳》:「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勵期望者誰乎?」
  3. 扶、拄。《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宋·盧袓皋〈浣溪沙·午睡醒來〉詞:「午睡醒來策瘦筇,幾痕茸綠徑苔封。」
高步 gāo bù
(1).阔步,大步。 晋 左思 《咏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许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琴书敦宿好,高步蹈 颜 曾 。”
(2).犹高蹈。指隐居。 唐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隽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莱 。”
(3).超群出众。 唐 颜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间,以方严见惮。”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 成化 以还,诗道旁落, 唐 人风致,几於尽隳。独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 李 何 ,厥功甚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