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不妒汝,偏妒冶容人。

刘克庄宋代〕《杂题十首

寄语涉川女,安知往问津。
水神不妒汝,偏妒冶容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水神冶容

水神 shuǐ shén
(1).谓水。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并为万物之准,故称。《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準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於天地而藏於万物。产於金石,集於诸生,故曰水神。” 尹知章 注:“莫不有水焉,不知其所,故谓之神也。”
(2).水域之神;司水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左传·昭公十八年》“ 玄冥 ” 晋 杜预 注:“ 玄冥 ,水神。”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妒 dù《國語辭典》

妒 [ dù ]

  1. 因別人勝過自己而內心忌恨。如:「妒忌」。《列子·說符》:「爵高者人妒之,官人者主惡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汝 rǔ《國語辭典》

汝 [ rǔ ]

  1. 你。《书经·尧典》:「汝能庸命,巽朕位。」宋·陆游〈战城南〉诗:「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1. 参见「汝水 」条。
  2. 姓。如明代有汝讷。
偏 piān《國語辭典》

偏 [ piān ]

  1. 倾斜、不中正。如:「偏心」、「偏见」、「不偏不倚」。《书经·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2. 不周全的、片面的。《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3. 不是中心地带、荒僻的。如:「偏远」、「偏僻」。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 深、多。唐·元稹〈酬窦校书二十韵〉:「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1. 倾于某一面的、不公平的。《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闻天不颇复,地不偏 载。」
  2. 表示故意跟外来要求相反的。如:「他要我去,我偏不去。」
  3. 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与意愿相反的。如:「屋漏偏遭连夜雨。」唐·无名氏〈伊川歌·第三〉:「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4. 恰巧、正好。唐·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诗:「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
  1. 表示「吃过饭」的客套话。《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才吃饭,见他们来了,便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宝玉道:『我们偏了。』」
  1. 姓。如汉代有偏吕。
冶容 yě róng
(1).女子修饰得很妖媚。《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孔颖达 疏:“女子妖冶其容。”《后汉书·崔駰传》:“扬娥眉於 復关 兮,犯 孔 戒之冶容。” 李贤 注:“饰其容而见於外曰冶。” 晋 张华 《女史箴》:“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姪聿》诗:“ 赵 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2).艳丽的容貌。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计倪传》:“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唐 权德舆 《八音诗》:“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明 陆采 《怀香记·醉误佳期》:“久慕小姐冶容,今夜失於刮目。”《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色,年当及笄正芳春。”
(3).指美丽的女子。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