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微物似有数,声价亦与时污隆。

刘克庄宋代〕《和南塘食荔叹

君欲和诗无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
今年荔子况倍熟,亭亭锦盖高张空。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
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
绛裳冰肌初照眼,玉环一笑恩光浓。
惟闽以远幸免涴,一颗不到温泉宫。
自从陈紫无真本,皱玉晚出尤称雄。
迩来鸡舌擅瑰玮,赞香誉味万喙同。
麟台仙人亲题品,天为此果开遭逢。
乃知微物似有数,声价亦与时污隆。
列圣俭德被华戎,微如淮白不敢供。
奈何置驿奉私室,安得木铎观民风。
山蹊谷堑日力穷,血肩踠足驰筠龙。
请公移此食荔叹,置在薰风殿阁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微物有数声价污隆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微物 wēi wù
(1).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明 韩洽 《雪下红》诗:“天道存微物,韶华惜岁阑。” 清 黄鷟来 《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诗之二:“微物知报德,径寸传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传》:“ 朗 悖礼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乱典刑,特锁付边郡。”
(3).作自称之谦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谓也。”
(4).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 明 杨珽 《龙膏记·旤媒》:“这些微物,聊充涂中之费。” 鲁迅 《书信集·致宋琳》:“极欲略备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远,邮寄不便。”  ——《漢語大詞典》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有数(有數)yǒu shù
(1).有差别;有等差。《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汉书·文帝纪》:“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
(2).有技艺。《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之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 陆德明 释文:“数,术也。”
(3).指具体的表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穷于有数,追于无形。”
(4).有气数,有因缘。旧谓命中注定。 唐 白居易 《村中留李三固言宿》诗:“如我与君心,相知应有数。”
(5).谓数量不多或极难得。 唐 白居易 《论孟元阳状》:“况 元阳 功效忠勤,天下有数;今以无能者一例除改,无所旌别;臣恐今日已后,无以劝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汪中》:“君往謁时,为述 扬州 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餘言,博徵载籍,贯串史事,天地间有数之文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文达 硕学鸿才,固为本朝有数人物。” 郭沫若 《今昔集·关于“接受文学遗产”》:“ 庄子 固然是 中国 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 中国 有数的文艺家。”
(6).谓不止一端;不止一个。《礼记·表记》:“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陆德明 释文:“数,所住反。” 陈澔 集说:“仁有数,言行仁之道,非止一端。”《孔子家语·五仪》:“缅然长思,出於四门。周章远望,覩亡国之墟,必将有数焉。” 王肃 注:“言亡国故墟,非但一。”
(7).犹言有限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如今朝廷昏溺,正正经经纳钱,就是得了官,也只有数。不能够十分大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员外老年之人,他也周庇得你有数。”
(8).谓了解情况,心中有底。 老舍 《骆驼祥子》四:“ 刘老头子 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 丁玲 《杜晚香·作媳妇》:“ 晚香 不多说话,看着周围的事物,听着家人的议论,心里有数。”  ——《漢語大詞典》
声价(聲價)shēng jià
名誉身价。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吾以虚获实,藴藉声价。盛明之际,尚不委质,况今政在家哉!” 唐 牟融 《司马迁墓》诗:“英雄此日谁能荐,声价当时众所推。”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一折:“如大姐这般人物声价,那子弟每便怎能勾到的根前。” 郭影秋 《读王渔洋诗题后》诗:“ 王子 才高一代宗,龙门声价自称雄。”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污隆
亦作“污隆”。亦作“汚隆”。
1.升与降。常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汉 刘向 《列仙传·马丹赞》:“ 马丹 官 晋 ,与时污隆,事 文 去 献 ,显没不穷。”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国有否泰,世有污隆。” 清 钱谦益 《〈瑞芝山房初集〉序》:“古之人其胸中无所不有,天地之高下,古今之往来,政治之汚隆,道术之醇驳,苞罗旁魄,如数一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取辩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
2.指地形的高下。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明 刘基 《再用韵》:“旱魃为妖殄岁功,田畴龟坼徧污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